摘 要:如何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職業技術人才是每個從事職業教育的人都在考慮的問題。本文提出了首先要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的真正需求,使用適合社會發展的教材,加強職業教育教材和企業發展的融合。同時從加強校企互動、師生互動、校際互動來等方面入手來討論如何跟上社會的發展,適應企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最后從學校教育方面討論了要真正加強學生的實踐技能訓練,同時突出對學生職業素養、創新能力的培養,從而適應社會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
近年來由于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以及大學擴招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目前各個層次的畢業生普遍就業困難,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也出現了就業難的問題。這里面當然有整個社會經濟形勢等諸多方面的影響,但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分析,可能我們更關注的是教育機制本身的問題,特別是職業教育當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從事職業教育近20年,對職業教育中學生的技能養成有自己深切的體會。我從教以來一直從事計算機教學工作,我想從計算機專業的職業教育為切入點談自己在這方面一些淺薄的觀點,不當之處請指正。
1現階段職業教育就業難問題的反思
我覺得職業學校的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學校培養的學生滿足不了單位的需求。尤其是現在社會對從業者素質要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我們職業教育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主動與企業的發展融合,培養出高素質的專業技能人才。而現實情況是在我們部分職業學校中的教學活動中還是太偏重于理論教學,忽視了對學生技能的培訓。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是各個學校的專業的課程開設上幾乎都是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特色,這個專業的開設和招生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前瞻性的就業預測,這種形勢下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出去的競爭能力可想而知。
在我從事的職業教育中接觸的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多一點。職業學校學習計算機專業的男生相對比較多,同時學生的思維靈活,動手能力比較強。如何在日常的教學中進一步的對學生進行技能的強化掌握,從而能適應企業發展對他們提出的專業要求?我們的教學和高校的教學不同,我們應該緊跟市場和計算機行業的發展趨勢,更新理念,有一種比較超前的職業理念,讓學生在學校中就培養出比較好的職業技能,在平時的教學與實驗中加強對其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訓。
2職業教育應與企業的發展的有機結合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社會需求的職業技能人才,也就是一個就業教育,培養企業需求的人才。那么我們的職業教育就應該時刻的關注企業的發展,尤其是新技術、新規范在企業中的應用。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注意。
2.1 職業教育教材內容要與緊跟企業的發展
計算機學科的特點就是變化非常快,計算機硬件的發展幾個月內就會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軟件發展更加迅速。我們應該不斷的加強對新課程的開發和設置。比如現在有一個西元網絡公司,做網絡布線做的非常好。我們發現西元公司對計算機網絡布線已經有了自己的單獨的教材和實驗課程,每個實驗的項目和內容都非常齊全。這在以前是沒有的。現在公司把它發展成為一門課程,并且有比較規范的實驗步驟和實驗標準。那么我們使用的教材就業使用這種和企業發展緊密結合的教材,對那些理論過多,實際性不強,并且明顯過時的教材要果斷的淘汰掉。
2.2 要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互動
在與社會進行對接的過程中首先要加強校企互動。應該盡可能的抓住有利機會讓專業課老師深入企業一線,在企業的一線中真正的感受職業發展對人才市場的影響。我覺得給個職業學校應該有一個寬松的條件讓專業課老師能有機會、有興趣去參加企業的生產活動。比如可以在工資待遇,職稱評定,干部選用等各個方面對參加企業工作的這部分老師進行傾斜。這同時也從政策層面對老師的專業提升提出了客觀的要求。
2.3 應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師生互動同樣是職業教育里面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這里說的互動和班主任與學生的互動不同,這個互動應該更注意學生專業層次的內容,讓學生從自己的人生規劃,職業生涯規劃層面來認識到專業知識的重要性。
2.4 應加強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互動
在與社會的溝通過程中也應該加強校際之間的互動。在我們鄭州市每個職業學校的發展并不均衡,每個學校的專業特長也不一樣。更關鍵的是每個學校所擁有的實驗設備也不同。我們進行不同學校的交流可以相互的取長補短,特別是可以在不同學校同專業老師進行教研,認真的鉆研最近市場上專業的變化。
3強化實踐教學,突出對學生職業素養、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了解的企業的用人需求后,我們在教學的時候有應該有的放矢,特別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企業需求的是有操作能力,有創新精神的新時代技術工人。我們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從學生的這幾個方面進行培養,特別是讓同學們能更多的使用各種實驗設備來模擬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況。
為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還應該加強學生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一個良好的職業道德、有一種不斷創新精神是現在社會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要求。同時我覺得在技能訓練方面應該有更強的針對性。應更加注意與企業進行互動,這樣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對全體學生開展技能訓練。比如計算機專業的技能訓練,應該留意來我校招工的企業有多少是需求計算機的?在這中間有多少是需求計算機錄入與排版的?一個這樣的需求,這樣的市場行情調查再加上就業招生辦的反饋,在訓練學生的時候就更有目的性,不至于所有專業都跑到機房去練五筆字型。學生根據自己愛好和特長進行的技能訓練也可以通過我們目前正在實施的學分制來對他進行加分,讓學生在有興趣的情況下來進行技能訓練,避免產生逆反情緒。
職業教育為企業輸送了技術人才,人才的素質的高低決定著企業發展的競爭力。企業同時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職業教育,我們職業教育只有提供了適合企業發展需要的技術人才,我們的學生才能有一個好的就業崗位。
參考文獻
[1]彭一齡.職業教育發展概論[J].職業技術教育,2010(4):34~35.
[2]李崇德.企業發展與職業教育[J].職教論壇,2009(6):23~24.
[3]馮信良,伍亮.職業學校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10(2):15~18.
[4]陳超平.淺談校企結合[J].繼續教育研究,2010(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