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學習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指出了初中生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措施主要有實驗激趣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生活化學探究法和探究實驗保持法。
1培養(yǎng)興趣的意義
《初中化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積極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形成持續(xù)的化學學習興趣,增強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興趣是一種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心理成分。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理論和實踐都已經證明:學生在有煩惱與反感,緊張與壓力下進行學習,其思維是抑制的;相反地在愉快心情下進行主動的學習,就容易形成興奮中心,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學習效率能大幅度提高。因此,學習興趣對于學習效果、智力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和未來成就有著重大的影響。采取多種多樣的有效途徑、方法,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幫助教師順利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對于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2培養(yǎng)化學學習興趣的措施
2.1 第一印象激趣法
有趣,是初中生學習化學興趣形成和發(fā)展的前提。有趣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化學知識以特殊的方式變得富有魅力;二是傳授和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經驗告訴我們,第一堂化學課是尤為重要。因此,把第一堂化學課上得生動、有趣,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幅度提高。要想上好緒言課,要把緒言課的教學難點定在激發(fā)興趣和樹立信念上。我上緒言課時一開始就向學生介紹,從今天起我們開始學習一門新的課程,接著拿出蘸有酚酞的毛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了幾個字,把紙貼在黑板上,學生們感到很納悶,紛紛說:“看不見字。”“別著急。”邊說邊往白紙上噴“氫氧化鈉”,幾個紅字立即顯示出來,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化學”。學生不禁感嘆:多神奇啊!
2.2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例如鹽類水解的教學,一開始我就展示一瓶氫氧化鈉和一瓶碳酸鈉溶液,故作輕松地說:“今天的內容很簡單,只解決一個問題:怎樣區(qū)分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溶液?”一名學生不假思索地說:“用紫色的石蕊試劑,”我追問他的理由,其他學生七嘴八舌回答:“氫氧化鈉是堿而碳酸鈉為鹽,當然可以用紫色的石蕊指示劑來區(qū)別。”但在接下來的把紫色的石蕊試劑滴加到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溶液的實驗中師生們會發(fā)現(xiàn)碳酸鈉也是呈堿性,于是就讓學生產生這樣的疑惑:碳酸鈉溶液為什么也會呈堿性?這樣一上課,學生就產生了求知的強烈愿望,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師揭示的核心問題。于是學生伏案讀書、仰首思索、互相討論。最后學生們終于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堿的溶液顯堿性,但顯堿性的溶液并不一定是堿溶液。接著學生又有了進一步的疑惑:其他鹽會不會有相似的性質呢?學生這種對知識的需求恰好是教師需要尋找的課堂動因。這時教師“趁熱打鐵”,鼓勵學生多想、多問,誘導學生掌握鹽類水解的實質,啟發(fā)學生把問題歸類,使之升華—— 鹽電離出弱酸的陰離子或弱堿的陽離子會破壞水的電離平衡,使溶液中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相對大小發(fā)生變化,所以一些鹽溶液表現(xiàn)出酸堿性。鹽類水解一般規(guī)律是“無弱不水解,誰強顯誰性。”這種認知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了鹽類水解的實質和規(guī)律,而且從心理上獲得了一種滿足。這種獲得知識的喜悅心理能使學生增強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2.3 引導探究,培養(yǎng)情趣
誘導探究,培養(yǎng)學生端正的科學態(tài)度、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最終目的。我在教學實踐中,優(yōu)先考慮的是學生如何通過多種途徑(實驗、操作、觀察、設計、討論等)尋找問題的正確答案,如何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如我在講授“鐵生銹的原因”時,課堂上首先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踐思考鐵生銹的各種情況。如在通常情況下,鐵制品放在空氣中就會生銹,可涂了油漆則不會生銹,而干燥的鐵制品則不會生銹等。然后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提出以下幾種假設:(1)鐵制品生銹是因為在與空氣接觸時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化合。(2)鐵制品生銹是因為水分子的存在,鐵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3)鐵制品生銹是水和空氣對鐵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大膽推論,然后再根據(jù)不同推論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推論是否正確,最后由實驗得出結論:即鐵生銹是鐵和氧氣、水等物質相互作用時發(fā)生的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掌握了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了教學效果。
2.4 設計趣味實驗,保持學習興趣
化學趣味實驗能以簡單的操作,鮮明的現(xiàn)象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趣味實驗,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興趣。趣味實驗的設計常有以下兩種途徑:(1)將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改為“變色噴泉”。(2)根據(jù)教學需要增加趣味實驗。如介紹濃硫酸的脫水性時增加“黑色面包”實驗;還有在講到燃燒和滅火時,利用魔術“燒不壞的手帕”引出:可燃物燃燒還需要達到著火點。學生在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中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享受到了實驗探索成功的喜悅。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化學教學過程,充分利用化學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利用實驗和電教手段,積極開展化學探究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探究中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把興趣培養(yǎng)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學好化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制訂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1).
[2]蔡鐵權,臧文彧,姜旭英.科學實驗教學與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梁永平.中學化學教學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9.
[4]王允珉.中學化學教學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