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出版社在市場中的生存也面臨著許多挑戰。只有做好選題工作,控制好圖書質量,有著良好策劃編輯、企業文化和常銷書的出版社才能在市場經濟中良好發展。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讀者對出版物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必然對出版社的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出版社處在在圖書的選題和質量管理的前端,在圖書內容和質量控制中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同時,在作者與讀者之間,出版社要起到橋梁的作用。而且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出版社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愈演愈烈,良好的編輯素質、企業文化和常銷書目都是出版社在競爭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1選題
在學術和市場之間,在讀者和作者之間,出版社應承擔起橋梁的作用,因此,出版社在圖書選題中的主導性、前瞻性和組織功能是不言而喻的[1]。
在選題的時候,“內容最關鍵”是真理。沒有好的內容,再好的營銷活動也是緣木求魚;沒有好的內容,圖書發行越好,可能給社會帶來的弊端越大。在策劃圖書選題的時候,還要注意圖書的出版信息,圖書選題的策劃一定要注意引用信息的科學性。科學地分析信息后,運用編輯經驗、出版經驗,將科學性和經驗性結合起來,把握圖書選題的成功率和準確程度。
隨著欣賞水平和需求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圖書的題材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因此出版社必須在圖書的選題上多下功夫,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和鞏固自身的發展。
2加強圖書的質量意識
圖書的印制質量,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并逐步被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來要求。因此,切實地抓好圖書的印制質量,是所有出版社的共同愿望和責任[2]。
在封面設計和版式設計上要符合質量標準的要求,要與印裝過程中批量生產的特點想符合,既達到設計整體美觀的效果,又注意到實際的一些具體問題。在生產工藝的安排和印刷材料的選擇上也應充分考慮到印裝質量的要求。建立健全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對圖書的印裝質量制定一些相應的檢查措施,隨時掌握印裝質量的整體情況,加大抽檢的力度和比例,了解大批量生產的質量情況。
出版社應站在提高印裝質量的前沿,在選題策劃的時候就應該開始考慮印裝質量如何保證和提高的問題。出版社是提高印裝質量的主動者,要樹立質量的責任意識,同印制者一道共同提高出版物的整體質量。
3加快培養策劃編輯
策劃編輯則是在圖書市場發展中應運而生的,他們是傳統編輯功能的全方位的擴展與充實,策劃編輯可以發揮三種作用[3]。
(1)他們對作者的了解包括專業水平、工作經歷、取得的成果甚至包括性格、愛好等,從而確定選題的最佳作者與最合理的撰寫計劃,這從根本上保證了選題計劃的有效實施。
(2)搭起作者與市場的橋梁。在作者寫作過程中思路受到個人觀念、知識范圍及寫作風格的影響,作品易受局限。策劃編輯通過與作者交流,可使作者克服寫作過程中的自我意識,將作者最真實的體驗和收獲與讀者最強烈的需求連接起來,使圖書的社會性在作者創作過程中充分表現出來。
(3)策劃編輯對上市后的圖書進行跟蹤調查,及時反饋市場信息,對圖書內容進行修訂。另外,策劃編輯在與作者的互相溝通、互相啟發下,可以對選題進行深層次的開發。這樣,可以保證圖書質量上的競爭優勢。
所以,策劃編輯功能是出版社保持鮮活的生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形勢下,出版社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必須重視策劃編輯的培養。
4企業文化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每個出版社都必須考慮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對于一個成功的出版社來說,企業文化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它有三個方面的作用[4]。
4.1 深遠的戰略意義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的深入,出版社由純粹的事業單位轉變為企業管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在市場經濟的形勢下,各出版社開始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如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探討各種激勵機制,著手企業形象的打造。各個社創立自己的品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這些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4.2 提升出版社在作者和讀者心目中的地位
出版社有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會使作者樂于向出版社投稿。如果出版社的信譽不高,或編校質量不好,都會導致高水平的作者遠離而去。
4.3 增強員工的凝聚力
在現代社會,隨著需要層次的提高和自我價值觀念的增強,人們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奮發向上、和諧愉悅的氛圍里。據此,管理學家赫茲納提出了“雙因素理論”,即保健因素與激勵因素。保健因素是指防止產生不滿,調動積極性的因素,如政策、工資水平、人際關系、福利關系、領導藝術等。激勵因素是指對人的積極性具有激勵作用的因素,如工作上的成就感、職務上的責任感、工作得到承認、個人發展的可能性等。無疑,企業文化就有這種激勵作用。出版社良好的企業文化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對全社職工起著吸引、凝聚的作用,并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
5注意保持常銷書的比例。
每個出版社都依據自身特點、出書范圍確定有主打項目。而主打項目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常銷書上。對于專業出版社來說,常銷書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常銷書應該是出版社專業特點、自身特色和圖書質量的集中反映。因此,有無常銷書和常銷書的數量的多少,是一個專業出版社實力強弱的重要標志[5]。
定期對常銷書市場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并依據具體情況及時修訂,是保持常銷書市場占有率和不斷提高圖書質量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一般出版社往往對新選題的開發力度很大,而對在銷或銷售狀況良好的常銷書關注投入不夠,導致常銷書走下坡路。這種狀況應該引起重視。因為只有逐漸擴大常銷書在圖書結構中的比例,才能為更深層次選題提供可靠的經濟基礎,從而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總而言之,新的社會形勢和出版社自身的地位決定了出版社必須做好以上幾點因素,才能出版更好的圖書,在滿足社會的需要的同時不斷提高出版社自身的實力、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成為一流的出版社。
參考文獻
[1] 林陽.從圖書選題創新角度看出版社的功能及作用[J].美術之友,2007(1):5~6.
[2] 朱靖.出版社在提高圖書印裝質量中的作用[J].印刷世界,2008(8):56.
[3] 趙新民.策劃編輯在出版社的作用[J].南都學壇,2004,24(5):123~124.
[4] 李琪.出版社企業文化的作用與構建[J].出版與印刷,2002(3):21~22.
[5] 董茂永.談談暢銷書在出版社發展中的作用[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