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礦山設備為研究對象,從礦山設備的計劃預防檢修管理、設備維修技術管理以及設備改造與更新決策的制定等方面入手,對其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與闡述,并據此論證了做好這一工作在確保礦山生產作業安全穩定乃至進一步提升礦采企業經濟效益的過程中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劇與城市化建設規模持續擴大的推動作用下,礦采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建設發展中所占據的地位日益關鍵。礦山設備作為礦采作業的載體同樣值得引起煤炭工作人員的特別關注。大部分的礦山設備在長時間、高負荷的運轉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外力與內力作用從而發生外形尺寸或是使用性能的改變。當這一改變超過設備的預定承載額時,設備運作的穩定性與質量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加強對礦山設備的維修管理,完善更新決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設備的生產效率與使用壽命,甚至影響著整個礦采企業經濟效益的達成。在現代礦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背景下,這一工作也成為了煤炭工作人員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筆者現結合實踐工作經驗,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與體會。
1礦山設備的預防性計劃檢修管理分析
預防性計劃檢修管理從本質上來說是企業固定資產檢修工作中的一項基本規范,這對于礦采企業來說同樣如此。企業機電系統有關計劃預防檢修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夠使得礦采設備的使用配備達到最優化組合,在確保生產作業順利進行的同時縮短修理停歇時間,達到礦采作業效率與作業質量的提升。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按照設備維修工作量的規模大小與維修技術要求的不同,將整個礦山設備的計劃預防檢修管理系統劃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零星維修保養。包括對設備進行日常的保養、檢修及零故處理,具有典型的分散進行的特點。它的主要對象是礦采作業中的一般性機件。一般來說,目的在于消除礦山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不協調或一般故障。這種檢修工作最大的特點在于它的工作量比較小,設備大部分零部件均不必拆卸,只需要關注小零部件的磨損、松動問題,并輔以潤滑油進行擦洗工作即可,是整個礦山設備檢修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見的檢修方式之一。平朔公司建礦以來就特別重視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平朔公司以工作單量化維修工工作量,用單臺設備設備進行領料,能夠有效歸集設備單機成本,為設備逐步建立了單機核算成本,并為后來的中修、大修做輔助決策。
(2)中修。中修的主要對象是采礦作業設備中的主要機件。其主要工作內容除了上述小修工作的全部內容以外,還需要對各個主要機件進行更換與解體修理。除此之外,各個主要機件之間的軸承以及聯動裝置的運行情況也是礦山設備中修工作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3)大修。大修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恢復性修理,是以恢復設備裝置的正常使用性能而展開的修理工作。除上述有關小修與中修的基本工作內容以外,大修還需要特別關注到的機件外殼、機座裝置的修整與加固問題。一般來說,大修的對象均是那部分已近或極有可能造成礦山設備非正常運轉的機件,這也就意味著這種檢修工作是整個礦山設備計劃預防檢修的核心與難點。平朔公司一般在上一年的四季度就開始制定下一年的設備大修計劃,編制大修計劃規范書,包括維修周期、備件、材料消耗、外委定額預算總費用等。大修完后,及時轉入運行調試階段,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聯合驗收,驗收合格后投入生產。對影響生產的主要設備定期向上級公司進行匯報,在設備管理上形成了閉環控制。能夠有效的避免設備的非正常損耗,提高設備的利用率,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
2礦山設備維修的技術管理分析
我們需要明確一點:高質量、高效率的技術是礦山設備在維修工作中維修技術賴以提升的最關鍵指標。就礦采企業而言,其技術管理的主要任務在于組建一只高質量的工作隊伍,依據礦采企業發展實際,制定可行的技術方案,從而確保礦山設備維修與更新的工作質量,兼顧維修質量與經濟目標的實現。一般來說,礦山設備維修的技術管理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
(1)修前技術管理分析。一般來說,修前技術管理工作的主要對象是礦山設備在維修前期的準備工作。它要求設備管理人員以企業年度設備修理規劃為依據,對礦采設備中那部分具有實時狀態檢測的特殊設備進行可疑故障的分析與預判,進而確定修理內容,為設備維修營造良好維修環境。充分發揮設備自帶診斷系統,經常邀請廠家服務人員共同診斷設備狀態,逐步建立設備技術分析信息庫,隨著信息化發展,逐步將維修技術分析專家系統建立起來,提高故障診斷的效率。
(2)質量標準管理分析。大量的實踐研究結果向我們證實了一點:礦山設備維修質量的實現離不開充分的修前技術管理,更離不開具有針對性的維修質量要求與評價標準。筆者認為在礦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當今社會,礦山設備的維修應當注重三個“新”—— 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在此基礎上兼顧礦采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與生態社會構建中的環保性要求。這也正是我們在礦山設備質量標準管理制定工作中需要考慮的幾大關鍵性指標。
3礦山設備的更新決策分析
任何的礦山設備,無論在設計制造過程中考慮的如何周全,材料技術應用的如何先進,都難免會在實踐使用過程中出現諸多的問題與缺陷。有關資料統計數據顯示:在礦山設備管理系統當中,由人為主觀引起的設備失效事故占到了整個設備失效事故的50%左右,而這其中又以人為機械失效事故居多。礦山主要采礦設備一般投資也高,設備選型或者技術改造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其實際投入與產出的效益。那么在礦山設備更新決策的選用與制定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注意那些問題呢?更新決策的制定又應該怎樣處理與設備改造之間的關系呢?筆者現從以下幾點對其進行分析。
(1)舉單種設備為例,若某種礦山設備通過改造與更新兩種措施,均能夠滿足技術、資金以及人工的基本要求,則需要對該設備的改造措施與更新決策進行經濟性評估。綜合考慮經改造或是更新之后的設備單獨經濟效果與整個生產設備系統技術經濟效益,擇優選取。例如我公司在用的10臺PH2800XP電鏟,使用將近20多年,根據現場實際使用情況,判定基本結構件能夠滿足生產需求且關鍵備件庫存充足,經過慎重調研及反復論證,最終采取了電器控制系統技術改造方案,這樣既節約了企業生產成本,又保證了操作、維修人員對設備性能和維修技能原有的熟練度,從而達到了該種設備改造后出動率比以前明顯提高。
(2)有這樣一種情況,礦采企業應當選取更新決策—— 即該項礦山設備出現完全不同企業現有設備運行與管理方法,而不得不選取另一類設備時,改造措施已無經濟性評估必要,則應當選取更新決策對設備進行處理。在井工開采中,不同的地質條件、不同的生產工藝條件下,選用的設備也不一樣;在平朔井工礦生產中以往都是采用綜采放頂煤工藝,主要采煤機,配套刮板機,液壓支架只要不改變原有的工藝條件,在全公司各礦井可以通用。但是隨著井工二礦首次開采11煤,開采工藝變為一次全采高,主要設備選型隨之改變,必須重新配套大采高設備,以滿足生產實際需求。
4設備報廢決策分析
設備報廢主要考慮主要結構件的損壞程度、經濟合理性、突發事故損壞程度和產品更新換代等因素,同型號但數量較大的設備還要考慮備件庫存和廢舊物資的利用等因素。例如:平朔公司在170D卡車報廢過程中采取的梯次報廢法就有效的顧及了各方面的因素。即在該種設備報廢前先制定一個計劃,充分考慮同類設備整體產能、備件庫存和可利用的舊件,從而確定更新周期分批次報廢,將先報廢的設備拆解后有用部分作為備件繼續使用,以此類推,這樣就有效的將庫存和廢舊物資有效的利用起來,不但節約了大量成本,還解決了企業資金一次性投入過大的困難。
5結語
我們需要清醒的認識到一點:礦山主要生產設備作為礦山生產中的主體工具,其設備的維修管理與更新,將直接關系到整個礦采企業生產目標的實現。通過對礦山設備進行合理的維修管理與科學的更新決策制定,礦山生產設備的損耗與故障可能性將大大降低,既節約了企業成本,又能充分積累維修技術力量,最終提升了整個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對礦山設備在維修管理與更新決策制定工作中需要關注的工作要點進行了簡要分析與說明,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研究與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參考與幫助。
參考文獻
[1]邱偉,邱豐,馮福獻,等.針對礦山設備維修談幾點構想[J].資治文摘(管理版),2010(5).
[2]尚煥成.尋求礦山設備更有效的設備管理與維修模式[J].西部探礦工程,2006(1).
[3]耿紅杰.實行設備包機制度提高點檢定修質量[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1).
[4]毛鐵軍.論崗位點檢在設備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