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婦為孕婦讓座,司機為孕婦喊座……近來,有關“讓座”的那些事層出不窮,公共交通工具儼然成為了道德考場。懷孕特征不明顯的初孕媽媽們,有口難言,更成為了“被忽略”的一個群體。
如何幫助初孕媽媽度過“尷尬”的初孕階段呢?
熱心品牌牽頭,初孕微關愛
近日幫寶適發起了一項“初孕媽媽微關愛”計劃,并聯手知名繪本漫畫作家粥悅悅在微博上開展初孕媽媽識別裝派送活動,把對孕媽媽的關愛帶到全社會。活動受到了包括知名媒體公益人劉穎婷在內的眾多社會人士的支持和歡迎。
愛心漫畫,說透媽媽心
7嘴8舌 準媽出行,我獻計
幫寶適發起的“準媽媽出行,我獻計”活動,活動得到網友們廣泛關注。網友們紛紛獻計,為準媽媽們提出不少有用建議,為此,小編精選幾條供社會各界人士參詳參詳!
豬呢媽:1準媽媽安全出行最好穿著孕婦裝,因為孕婦裝就是準媽媽們的明顯標志!2公交車或者地鐵上應該明文規定設立一個“孕婦專用座位”。3要在公共廁所里增設“扶手欄桿”,避免準媽媽們因為地面潮濕而滑倒。4政府相關部門應在宣傳欄貼上對孕婦的安全出行禮讓條文規定,讓所有人都懂得關心孕婦多一點!
采蘑菇的精靈豆豆:建議準媽媽們出行時盡量有人陪伴;選擇安全的交通工具;建議在火車或飛機上設立專門的“準媽咪座椅”提高舒適度;地鐵上也要設立公交車上類似的黃色座椅;建議設計師們再設計一些“識別”配飾,帽子、口罩、背包供準媽媽們佩戴。
blue春天飄雪:我的想法主要有3個:1一旦確定懷孕,醫院或醫院免費提供“孕婦徽章”,而且該徽章還有一個小按鈕,只要輕輕一按,就可以發聲,如“叔叔阿姨我還沒出生,請幫忙照顧我辛苦的媽媽”;2地鐵將最后的一節車廂作為愛心車廂,而且享受優先上車待遇;3政府可以向每位市民提供“愛心積分卡”,當市民讓座給孕婦時,就可以獲得一個小印章,印章越多,可換得的禮物就越大。
鋮寶貝兒:我的辦法是穿上防輻射衣“挺著肚”來回地摸摸肚子”,旁邊的小伙子就不好意思坐在那里。方法用了好幾次都好使!
專家支招——5招平安要訣
育兒專家劉玉潔教授特別提醒初孕媽媽,不要覺得肚子不明顯,就意味著可以無所顧忌地活動。
最好穿孕婦識別裝出行,便于周圍人辨認和幫助。
不穿高跟鞋及容易脫落的鞋,避免摔跤。
乘坐公交出行盡量提前出門,避開高峰,人員擁擠時盡量不上。
乘車時小心車門,避免爭搶,注意保護好肚子,不要被碰撞。
上下車不要和他人爭搶,要注意腳下的臺階。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狀況
美國:專座不含糊,“法律規定”不兒戲
woodface:在美國,公交車上都有專門供老、孕、殘乘坐的座位,正常人即使再累,也不會去坐那幾個座位,因為這幾個座位上寫著“法律規定……”,而在美國,法律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就像闖紅燈一樣,隨時可能被告上法庭的。
英國:“先上車,坐后排”——不成文的規定
明明又過一天:漢克是位英國留學生,有次我和他一起坐公交車,我剛要坐前排漢克卻拉著我坐到后排。我問:“我們只坐三站,為什么不坐前排?”漢克驚訝地說:“在英國,先上車的人都是坐后排啊!”這是英國人恪守的規矩,以便后上車的人能順利坐好。英國的公交車不設“老弱病殘孕專座”,因為人們已習慣將前兩排留出來。
臺北:“博愛座”留給有需要的人
柯南小妞:每次來臺北,印象最深的不是臺灣小吃,也不是誠品書店,而是臺北地鐵上的“博愛座”,也就是我們的“老弱病殘孕座”。無論車上有多少人,臺北地鐵上的博愛座都是專座專用,以至于大部分時間,座位都是空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