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搭風(fēng)”席卷全球,作為飲食界的代表之一,粥”也是這股潮流的佼佼者。
從原材料開始,“粥”總是不斷混搭,不斷以新形象視人。不同組合的粥,味道各異,營養(yǎng)功效各有不同,適合不同的人群。
對于勞苦功高的孕媽和嬌貴的小寶寶,“粥”又應(yīng)如何“混搭”,以滿足他們的特別需要呢?
五谷混搭風(fēng)——媽媽粥
作為主食,粥不但可以有效補充碳水化物,還可以提供B族維生素,并且容易產(chǎn)生飽腹感,能抑制其他食物的過量攝入。
以米、雜糧、干豆類摻雜的“N寶粥”,不僅營養(yǎng)豐富,而且粗細混搭,口感豐富,味道多元化,非常符合需要大量營養(yǎng)而胃口不佳的孕媽媽。
Question:何種雜糧適合混搭?
粗米
是胚芽米進一步加工,但仍保留部分糊粉層及30%以上胚芽的留胚米。
胚芽米
將糙米去除蠟質(zhì)層后,保留大部分糊粉層和95%以上的胚芽留胚米,是全營養(yǎng)的新鮮活米,是稻米最有營養(yǎng)的部分,富含蛋白質(zhì)、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VE、二十八烷醇及γ-氨基丁酸(GABA)等多種生物活性。其中γ-氨基丁酸(GABA)是非常重要神經(jīng)遞質(zhì),參與多項重要代謝。
甜玉米
富含纖維素,其中胚芽尖富含谷氨酸、維生素、胡蘿卜素、黃體素、亞油酸、卵磷脂和鈣、磷、硒等礦物質(zhì)。
黃小米
由粟脫殼制成,因其粒小得名。俗話說小米養(yǎng)人,其蛋氨酸是大米2.4倍,維生素B1含量比小麥高23.9%,比玉米面高83.8%,鐵含量為五谷之首,營養(yǎng)豐富且利于消化吸收。
Question:如何混搭更營養(yǎng)?
生米煮粥,比直接用米飯做成粥更好吃。
用圓滾滾的米做粥,容易熟、容易軟爛,口感更好。
加入些高湯,是粥營養(yǎng)美味的小秘密。
粥是高溫糊化的美味,這是化學(xué)上有名的美拉德反應(yīng)。
最好選用新米煮粥,配料更要新鮮,否則粥就談不上鮮美。
媽咪心聲:如果這幾種雜糧混裝銷售,那該多方便呢?
百變混搭風(fēng)——寶寶粥
媽媽的粥,我們主打“雜糧混搭”,但寶寶粥,我們主推“蔬果肉蛋百變風(fēng)”。
給媽媽的推薦的雜糧粥,寶寶就不太適合了。寶寶的腸胃尚未發(fā)育完善,過多的纖維素,對寶寶的腸胃會產(chǎn)生刺激。雜糧中,含有很多纖維素,某些種類還較為堅硬,難以煮爛,因而不太適合寶寶。
Question:何種食物適合混搭?
寶寶的粥,我們可以配以菜泥、肉泥,牛奶,或者一些健脾益胃的材料如山藥。
我們進行混搭時,需要注意三點:
1、一次性不應(yīng)混搭太多,食材過多,寶寶未必就能接受;
2、混搭的食材,應(yīng)隨寶寶發(fā)育的月齡逐步添加,蛋、蝦這類高致敏性的食材應(yīng)該等寶寶稍大時候才加;
3、我們混搭的款式應(yīng)該多樣化,多樣化的食材更能吸引好奇的小寶貝,利用不同顏色的食材,這樣熬出來的粥,不但營養(yǎng)豐富,還顏色豐富,讓人食指大動。
Question:寶寶粥要如何煮更營養(yǎng)?
為6~8個月的寶寶做粥
媽媽要特別注意:粥中的米要完全煮化,看不見顆粒;添加的各種菜都必須細細的剁成泥狀,看起來有點像面糊;記住不要用油煸炒肉類,因為油煸炒過的肉類,營養(yǎng)成分不容易溶解于粥中,從而影響寶寶吸收。
對于8~10個月的寶寶
媽媽在做菜粥時,粥中的米是看得清楚的顆粒狀,粥里也允許有碎末狀的蔬菜,以便訓(xùn)練寶寶的門牙切碎能力;但是寶寶的消化能力依舊不夠強,大的植物纖維不能被寶寶的胃所接受,所以蔬菜依舊要切得很碎,尤其是葉子類蔬菜。
煮粥時水與米的比例要適當(dāng)
煮粥前最好一次性把水放足,掌握好米與水的比例,不要中途添水,否則粥會在黏稠度和濃郁香味上大打折扣。
少加鹽調(diào)味
粥的咸淡以能嘗到淡淡的咸味即可,由于寶寶的味覺正在發(fā)育階段,所以不宜咸。一歲以內(nèi)的寶寶輔食不宜放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