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教大家一個簡單的Photoshop技巧,讓靜止的照片“動”起來。
在長時間曝光的拍攝過程中,改變鏡頭的焦距能給畫面帶來實實在在的沖擊效果??扉T速度設置適當,曝光過程中改變焦距帶來的匯聚感就能如實記錄并表現在畫面中。在閃光燈的配合下,還能讓主體更加清晰,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使用這一技巧拍攝靜態物體只需要一點點時間和耐心,但如果將這一技巧用在動態對象上,沒有幾百張廢片做鋪墊很難得到一張效果滿意的作品。不過在Photoshop的幫助下,只要簡單幾步處理,就能模擬出相當逼真的效果。
這個處理技巧本身并不難掌握,能不能得到成功的處理結果主要取決于選擇的素材畫面。將主體放在畫面正中的照片方式可能有悖構圖常理,但非常適合用作模擬推焦法的素材,因為推焦法本身就會將我們的視線自然而然吸引到畫面中央。
我們選擇了右邊這張照片用作示范,紅衣服的山地車騎手和背景的深綠色樹叢形成了鮮明對比。大家在選擇照片時,也可以注意類似的色彩對比關系。
這里介紹的技巧完全適用于大家拍攝的任何照片,但處理時的模糊程度要根據照片的分辨率而定,這一點務必注意。這幅照片使用1600萬像素的尼康D7000拍攝,如果你的相機像素較低,可以使用比較低的模糊設置進行第一次模糊,然后根據需要逐步提高。
復制圖層
打開一張清晰的運動照片,執行菜單項“圖層>復制圖層”,在彈出菜單中將新圖層命名為“模糊”。再次復制圖層,將其命名為“清晰”?,F在我們一共得到了三個圖層,先關閉清晰圖層,然后選擇模糊圖層。
添加模糊
選擇模糊圖層后,執行菜單項“濾鏡>模糊>徑向模糊”。在彈出窗口中將模糊方法設置為縮放,品質設置為最好。確保中心模糊中顯示的線條形狀匯聚于窗口中心,將數量設置為35,單擊確定按鈕。
添加蒙版
單擊清晰圖層前方的小空格還原眼球圖標使該圖層再次顯示。選擇該圖層,然后單擊圖層面板下方的添加圖層蒙版按鈕為該圖層添加蒙版。使用快捷鍵Ctrl+l反向蒙版顏色,隱藏該圖層中的全部畫面,重新顯示下方模糊圖層。
還原清晰畫面
選擇畫筆工具,挑選一款大小在100像素左右的柔邊畫筆。將畫筆不透明度設置為20%,前景色設置為白色,使用畫筆在蒙版中山地車手對應的位置部分進行涂抹使其重新可見。這樣做的效果與拍攝時使用閃光燈的效果類似。
創建新圖層
照片的感光度為ISO1250,因此清晰部分噪點很明顯。選擇模糊圖層,單擊圖層面板下方的創建新圖層圖標,執行“編輯>填充”,將使用下拉菜單設置為50%灰單擊確定,然后將該圖層不透明度設置為疊加。
匹配噪點
觀察清晰與模糊的交界部分。執行“濾鏡>雜色>添加雜色”,將分布設置為高斯分布,勾選單色選項,然后根據畫面效果調節數量。對于范例照片,數量為3時模糊部分的表現與清晰部分基本一致。
你知道嗎圖層堆棧
在我們調整圖層的樣式或混合模式的時候,其設置效果只會對圖層堆棧中位于當前圖層下方的圖層構成影響。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第6步中調整灰色圖層雜色時,首先需要將它放在清晰圖層下方、模糊圖層上方。如果你希望某個圖層或調整圖層能影響整個畫面,必須將它放在圖層堆棧的最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