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什貢七彩峰叢,是青海省貴德縣貴德國家地質公園的一處典型丹霞地貌景區。我們從西寧出發去貴德,要翻越海拔3820米的拉雞山。翻過拉雞山,路兩邊的山就全然變了模樣,不再是綠草遍地的青山牧場,而變成了紅色的山嶺。導游介紹,這里就是貴德的丹霞地貌了。車子向前開,道路兩邊的山不斷延伸,主色調都是紅色,山坡上像被人潑上了水彩。
突然,紅山嶺間出現了一個景區。景區外圍有一條小溪像護城河,流淌著黃色的細流,那是從高處流經此地的水流。景區大門造型簡潔,一塊“人”字形巨石上用篆書鐫刻“阿什貢七彩峰叢景區”。
據導游介紹,七彩峰叢已經在此默默獨處了億萬年,卻知者甚少。這個景區是新開發的,景區門前一個巨大的石質地圖上顯示,此地2010年6月25日才被國家國土資源部評為國家地質公園。
乘坐電瓶車進入景區,一路上除了彩色峰叢和樹木外,比較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些對人類和環境深沉思考的感悟性標語牌,充滿哲學和藝術的思辨意味。比如,“人類追求幸福的路應該從土開始”。
景區分為幾個峽。七彩峰叢的第一彩為創世峽,也叫千佛大峽谷。這是一座扁平的山峰,中間似斷實連,猶如許多佛像站立。附近有一塊石碑,上書:“百丈崖,千佛峽,萬塔山外有洞天;悟道巔,方寸越,咫尺半步隔天涯。”在創世峽不遠處的一座灰色小土坡上,長著一簇簇小草,草叢中開著小黃花。導游說:“這黃花會永遠開下去,即使死了也還是這個樣子。”真是令人稱奇。
七彩峰叢的第二彩為女媧峽,因一座彩色的山峰下方有一串串形似女媧用泥土捏的小人而得名。那些小人,部分已經具備人形,部分還只是粗胚,但都神形兼備。
七彩峰叢的第三彩,是風格粗獷的軒轅峽;第四彩是色彩鮮明的藝術峽,第五彩是孤立無語的天問峽。它們也都各具特色,美輪美奐。
七彩峰叢的第六彩探險峽和第七彩火焰峽尚未開發,有小道蜿蜒入內,不知有多深遠。道口的牌子上寫有這樣的提示:“此兩峽路程約3公里,需2~3小時,請準備好飲食和必要的安全交通工具后進去探險。”導游告訴我們,就在前一天,中央電視臺《探索·發現》欄目還來此拍攝,深入到探險峽和火焰峽。
天問峽前有一個平靜的小湖泊,是人工湖,清澈的湖水有江南的柔媚韻味。前幾天發過大水,現在水退了,尚潮濕的土地就出現了裂紋,平整而美麗。湖泊前是一個廣場,廣場一側的山坡上建了一座“天地人緣博物館”,里面以黃河奇石為主,還有隕石、七色土、各種圖片等,展示人類來源于土地,并對土地生生不息的依賴,告誡人們要珍惜環境,保護自然。
地貌多姿多彩,山峰壯麗秀美的阿什貢七彩峰叢景區,只是貴德國家地質公園的一部分。這一地質公園還有惟妙惟肖、變化多端的麻吾峽,風蝕景觀、美輪美奐的黃河谷底地貌景觀和種類多樣的地質遺跡,讓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