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潔
專家覺得嗓子越來越難受,專家沒法準確表達那是痛是癢還是澀,只能很不專業(yè)地稱之為難受。夫人勸專家上醫(yī)院去做徹底檢查,專家愁腸百結:“我哪有時間上醫(yī)院啊,我得先把這塑料袋的問題給解決了!”
為了該死的塑料袋,專家痛心疾首,專家奔走呼號,專家不遺余力。
專家面對學生一腔熱血、一臉憂患:“美國禁了、歐洲禁了、日本禁了……塑料袋的問題不解決,中國的環(huán)保問題就只能是紙上談兵、緣木求魚。”
專家趴在自動生產(chǎn)線上情真意切:“生產(chǎn)一個塑料袋所需的時間不到1秒鐘,可降解—個塑料袋卻需要20至50年……”
專家站在集貿(mào)市場里的一個塑料高凳上聲嘶力竭:“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被污染掉,如果地球上最后一株小草被窒息而死,如果地球上最后一只動物閉上了眼睛,那罪魁禍首一定是這該死的塑料袋!”
嗓音已經(jīng)登峰造極,可專家仍嫌不夠,專家伸出右手食指,奮力指向空中,指向空中他所期望達到的高度。
接著,專家又在最權威的論證會上打開一只塑料盒,用不銹鋼鑷子夾出一團臟得辨不出顏色、臭得說不出氣味的東西,憤怒地展開:“這是二十年前埋進地里的一個塑料袋,至今仍然沒有降解掉!在這個塑料袋覆蓋的地方,所有的植物都完全沒法生存……”然后,專家展示一組照片:“這些都是因為誤食塑料袋而慘死的動物……”專家情到深處嗓子哽咽,聲淚俱下。
一位領導上前緊緊握住專家的手:“謝謝你為我國環(huán)保事業(yè)所做的努力和貢獻!我們會盡快請有關方面研究解決這一問題!”
回到家后,專家在書房里踱著方步,不時揉捏著喉嚨。電話鈴響,專家迫不及待地抓起話筒。領導秘書在第一時間通報專家:“會議作出決定,禁塑令從六月一日開始執(zhí)行。”
專家興奮而疲憊地癱坐在沙發(fā)上,專家覺得嗓子干得像沙漠里的一道撒鹽的傷口。
電話再次響起,是專家的弟弟。專家弟弟是位杰出的中間商。呼啦圈、農(nóng)產(chǎn)品、鋼鐵、煤氣、走私油以不同的形態(tài)記錄著他倒騰的身手和智慧。弟弟覺得財路茫然時就給哥哥打電話,哥哥鎖上房門和弟弟談了45分鐘。
然后,專家踱出書房,踱到樓下。樓下,保姆正準備出去采購生活日用品。
專家說:“你把那種塑料袋,就是裝菜裝垃圾的塑料袋多買些回來,越多越好。”
“買那么多干什么?一個月有個兩三扎就夠用了。”
“六月一日就……叫你買你就買,問這么多干什么?”專家的嗓子怒不可遏,直沖云霄。
呂麗妮薦自《知識覽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