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反饋
@阿聯最勁:中國年輕一代對文革了解的缺失,導致部分年輕人對文革充滿崇拜。走出文革,但要記住那段歷史。
@11620n:希望歷史的真相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水落石出。
@陳新:不研究好文革,不揭示出中國人在專制狀態下人性的缺陷,以及狂熱氣氛的生成機制,文革就可能再來。
@心儀:對“文革”的反思,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也是警鐘。
時事短評
“豪車辨識圖”放大社會弱勢心態
浙江金華市公交公司某車隊辦佘室內貼有一張“豪車辨識圖”,方便司機學習識別豪車。工作人員表示,因目前公交車優先意識不普及,為避免天價賠償,需要提醒司機避讓豪車,“看到豪車撞不起,那只有躲得起了”。
從表面上看,公交公司繪制出“豪車辨識圖”,是為了維護公司和司機的經濟利益,避免因公交車“吻”了豪車造成巨額經濟賠償。但仔細分析發現,“豪車辨識圖”放大了一種復雜的社會弱勢心態。首先,能夠擁有豪車的人非富即貴,這類人“撞不起”但“躲得起”,可見公交公司躲的不是豪車而是權貴。再者,在其他的普通社會車輛面前,公交車是“弱者中的強者”,自然是“當仁不讓”,即便是撞在了一起,反正普通社會車輛上乘坐的也是普通人,咱姓“公”的公交車也不懼怕糾紛和賠償,這又是一種恃強凌弱的“歧貧”心態。這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自不必說,更可能會損害社會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公交公司告誡司機“公交車要躲豪車”,等于是主動放棄了公交優先的權利,這是一種自甘墮落的表現。然而,這卻是以犧牲公共利益和乘客安全為代價的。要知道,“公交車要躲豪車”,極易引發交通事故,給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而乘坐公交車,生命安全是弱勢群體最大的尊嚴。因此,公交公司告誡司機“公交車要躲豪車”,首先當去問一問廣大市民答不答應。
湖托嘉魚汪昌蓮
讀者點評
《視頻江湖洗牌》
@一棵無名的樹:在網絡視頻江湖里,合作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競爭法研究:二者合并無法“一統江湖”,而且現階段融合成本相當高。
《馬原“死灰復燃”》
@羅伊克:馬原行文依舊,這個春天,讀他的文字似乎成為一種時尚。
@晴天的筆:馬原從來不靠宏大敘事吸引讀者,喜歡他的另辟蹊徑。
《神秘客出沒,注意》
@溫州汽車人:對這篇文章我深有同感,工作中也時常遭遇神秘客。想問問真正買車的客戶都去哪里度假了?
@基礎:作為一個神秘客,我的職業習慣是:不管到哪家銀行,就立刻高度敏感,想著哪兒應該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