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這個詞匯我們雖然接觸的非常之多,但聽起來卻與學術和專業領域更為貼近,似乎有種拒我們的日常生活于千里之外的疏遠感。撇除能源一詞在我們腦海里留下的第一印象——工業大生產——能源真的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此之遠?我們的生活到底與能源有哪些交集?我們正消耗著多少能源又究竟會消耗多少能源?
我們一生需要多少能源?
我們每個人的人體就如同一臺機器,在運轉和工作時,需要供給能量,機器的能量供給是燃料或電,人體的能量來源是一日三餐中的碳水化合物(即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產熱營養素。我們人體的技能運轉就像是一臺能量轉換器,將攝入的食物轉化為生存所需的能量。
現代人每人每天約需消耗4000千卡的能量來維持身體機能最基本運轉,相當于0.5升油當量(按標準油的熱值計算各種能源量的換算指標),而實際消耗量則為9.3升,約基本需求的近20倍,其中能夠被有效利用的部分約占5升左右。
以保守的每天5升油當量消耗來計算,一個活到70歲的人一生約消耗4.81×1012焦耳的能量。
還不夠直觀?
好吧,這個數量的能量轉換成電力之后可以供一個三口之家使用近200年!轉換成汽油之后足夠讓我們駕著普通家用轎車繞地球60圈!相當于1000多噸TNT炸藥爆炸的產生的威力!
生活離不開能源——能源與我們的衣食住行
電、水、熱也好,食物、出行、生活用品也罷,能源一方面直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維系前進運轉的動力,另一方面,它又早已以我們難以察覺的方式與我們的生活習慣融為一體。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衣食住行所消耗的能源來看看能源對我們生活的必要性。
平均到一年的水平上,轉化為直觀的能源單位后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