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火


送給女朋友的進口香水要漲價了,這是很多人對新一輪關稅調整最直觀的印象。
4月15日,海關總署開始實施修訂后的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物品完稅價格表》(以下簡稱《進境物品完稅價格表》)。這是2007年以來,海關總署首次對進境物品完稅價格的大范圍調整,共涉及近47項主要進口商品的種類,主要涉及的是完稅價格的變動,而稅率調整的并不多。
但是,由于香水、爽膚水、護手霜、防曬產品等多個高檔日用品完稅價格有所上升,此舉觸動了一些消費者的敏感神經,并引發公眾議論:新一輪關稅調整,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其效果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才會漸次浮現。
征稅范圍有所擴大
在2011年10月14日,第110屆廣交會開幕式暨紀念中國加入WTO十周年論壇開幕式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十年來,中國關稅的總水平由15.3%降至9.8%,遠遠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
在中國現行較低的關稅水平的現實下,海關總署進行關稅調整的重任,更多地就落在完稅價格上。完稅價格即海關對進出口貨物審定的市場估價,也就是海關向每件進口商品征收關稅的“底數”。目前,中國海關部門主要根據貿易商申報的價格審定得出完稅價格。
對于本輪關稅調整,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在提供給《中國新聞周刊》的政策解釋中稱,之所以調整相關商品的完稅價格,是因為部分高檔生活用品近年來市場價格上漲較快,同時部分常用物品價格下降。不過海關總署并未公布有關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參考價格。
這位負責人還稱:“海關總署今后還將縮短對進境物品完稅價格的調整時間,以便更加及時、準確地反映國際市場價格變化。”
國際市場的波動很快就要影響到國內消費者。
修訂后的《進境物品完稅價格表》顯示,總共17項熱門高檔生活用品的完稅價格明顯提升。例如,一瓶進口香水,修訂后的完稅價格從每瓶100元提高到300元。盡管香水50%的稅率沒有變,但隨著完稅價格的上漲,香水的關稅從50元變成150元,消費者要為一瓶關稅多繳100元的關稅。
同時,高級化妝品的征稅范圍有所擴大,增加了包括爽膚水、護手霜、防曬產品等多項細分度更高的新項目。此外,進口食品中的蟲草、燕窩等高級滋補品的完稅價格也是原來的兩倍。
不過,部分物品的完稅價格和稅率,也出現明顯下降。其中,皮革制品、數碼相機和筆記本電腦的稅率都從20%降至10%,完稅價格的平均降幅超過四成。其中,筆記本電腦的完稅價格降了一半。
數家從事經營進口商品的國內經銷商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部分完稅價格升高的商品,很快就會迎來一輪漲價。同時,部分傳統數碼產品的價格,將有所下降,只不過這些產品的銷量已遠不如前。
在對于iPad、iPhone這些熱銷電子產品時,新修訂的《進境物品完稅價格表》將其特別標注為“另行確定”。海關總署解釋說,由于這些產品市場價格調整頻繁,為及時反映其真實價格水平,海關需隨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完稅價格。只是,國內市場對于“另行確定”的完稅價格,目前尚不可知。
關稅或仍有下調空間
調高高端消費品的稅負,似乎已經形成一種政策慣性。
2007年,政府對進口化妝品的稅率由20%調整為50%,并維持至今。當時,價格在一萬元以上的高檔手表及高爾夫球用品的稅率,也由10%上調至30%。以上商品,被政府視為低端奢侈品,而被征以高于普通商品的關稅。
然而,國內市場對這些商品的消費熱情有增無減。越來越多的赴外旅行者將外匯用在海外購買免稅的同類產品上,低端奢侈品呈現普及化趨勢。市場調研機構GIA今年4月發布報告稱,預計到2017年,全球香水市場規模將達36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增長將來自中國、日本、新加坡等地。
對于低端奢侈品執行高稅率的效果究竟如何目前無法得出,但是關稅收入的增長明顯。2011年,全國海關系統的進口環節稅為13583.0億元,同比增長近30%。同時,進口環節的財稅收入也占2011年全國稅收總收入的15%,增速超過稅收總收入。
不過,如果根據關稅收入,來判定中國的關稅總水平高低,并不恰當。
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的進口關稅水平從2001年的15.3%,降低至目前的9.8%。而世界貿易組織對發展中國家的平均關稅要求是13.1%。
目前,中國的關稅水平已經低于這一水平。同時,如果與同是新興發展中國家的“金磚國家”成員巴西相比,巴西的關稅水平還略高于中國。不過,相比于貿易自由化程度更高的發達國家,中國在制造業的部分領域,以及服務貿易的進口關稅方面,仍有下調空間。
“政府保護和扶植的產業,關稅仍然在部分利益的推動下維持著較高的水平,特別是制造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應用國際貿易研究所所長姚順利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國的關稅總水平已經逐步降低,但仍有部分產業需要更加合理的關稅稅率。
“有一種可能性,是因為一些行業稅率過高,于是貿易商的報關價格偏低,從而迫使海關總署通過提高部分主要進口商品的完稅價格來保證稅收。因此,破解這一循環的關鍵問題,還是逐步、合理地降低關稅。”姚順利說。
如何把消費者留在國內?
中國的消費者何時能切實體會到關稅下降的好處,或許是一個更迫切的問題。對于正在由出口導向,朝著擴大國內需求的方向轉變的中國經濟來說,刺激國內消費正處于關鍵節點。
“關稅是中國百姓感受到物價高的原因之一。當然,還有行業壟斷的原因,但這也和關稅形成的保護有關。中國消費者對于價格向來很敏感,因此合理降低關稅,實際上關乎如何真正還富于民。”姚順利說。
正是基于國內外商品價格的落差,近年來,降低關稅、擴大進口,被視為擴大國內消費的路徑之一。
但是,海關總署的這一輪調整,卻讓一些消費者感到困惑。
盡管海關總署稱,新一輪的完稅價格調整,不涉及進境旅客免稅攜帶的行李物品,以及個人郵寄物品,但是海關仍將增加針對“海外代購”渠道的抽檢。如檢查出超出免稅價值的郵寄入境商品,將要求交易雙方“照章納稅”。
目前,海關系統的最新政策已經影響到國內海外代購商和海外淘寶族的交易。由于國際轉運公司已不被中國海關承認,目前不僅海外代購的運費普遍上漲50%,而且代購的運送速度也被拖慢。
隨著化妝品等熱門代購商品關稅總額的提高,國內和國外市場的差價將在近期進一步拉大。盡管海外代購的市場,相比國際大宗商品貿易來說,仍然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市場,但是海關進一步嚴查,可能導致更多“地下代購”和“水貨”的出現。
2010年,商務部曾建議,通過降低關稅,尤其是針對奢侈品、傳統數碼產品和資源材料的降稅,從而擴大進口,刺激國內消費。
對照近期以來海關總署調整關稅的商品中不難看出,工業原材料和傳統數碼產品等進口商品的稅率和完稅價格下降,從而降低了此類商品的整體關稅額。但是,對于低端奢侈品的關稅反而出現了完稅價格范圍的擴大和幅度上的提高。
建議降低進口稅率的人士強調,政府更加關注在世貿組織框架下的自由貿易進程,以及拉動國內內需的需求。因為只要國內外主要商品的差價仍然存在,那么代購、代運的就會合理存在,這樣反而不利于中國消費者把消費留在國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