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斯圖 鞠碩碩

34歲的讓·普提斯特·德弗蒙穿著西服白襯衣,沒打領帶,站在“互助之家”劇院的角落里,輕聲細語跟Cananl+的政治記者聊著天。Cananl+是法國的一家收費電視臺。
這位巴黎高等師范學院畢業的哲學博士曾是巴黎十大哲學教師,后來踏入仕途,不到30歲就成為法國總統薩科齊的教育顧問。今年大選期間,他的角色是執政黨內的民調專家和策略謀士。
這天是4月22日,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束。代表左翼的法國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和代表右翼的人民運動聯盟候選人薩科齊勝出,將參加在5月6日舉行的第二輪投票。從19點起,人民運動聯盟支持者在“互助之家”舉行集會,等待第一輪投票結果宣布,以及他們的候選人薩科齊的講話。
夜里23點,集會民眾紛紛散去后,仍有些記者意猶未盡,三兩成群待在劇院里閑聊。讓·普提斯特·德弗蒙被幾位眼亮的記者圍住,請他分析下局勢。
他表情嚴肅,語調低緩,想聽清他的話頗為費勁。“瑪琳娜·勒龐的支持者如果有60%把選票投給薩科齊,局勢就會稍微樂觀一些。”此時,半年以來的所有民調都已經指出,奧朗德將在第二輪中以7%~10%的差距戰勝薩科齊,成為第五共和國第二位左翼總統。幾乎所有媒體和分析家同時也指出,決定第二輪大選的關鍵是極右翼支持者選票的流向。
瑪琳娜的長遠算盤
法國華文媒體《巴黎觀察》記者魏偉瓊,在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的拉韋迪耶爾小鎮發現,極右翼國民陣線候選人瑪琳娜·勒龐贏得33.2%選票,排在所有候選人第一名,薩科齊的選票是24.1%,奧朗德則是19.9% 。她從當地居民處了解到,該地區向來是極右翼的主要陣地,瑪琳娜·勒龐的主張一向吃香。
目前對于薩科齊競選團隊來說,便是如何制定合適的選戰策略,盡可能吸收第一輪中沒有得到的選票,便成了重中之重。
“第一輪選戰結束了,第二輪就是新的開始。不能依靠第一輪的得票來預測第二輪的結果。第一輪投票給左派的人,第二輪就可能投給薩科齊。”人民運動聯盟黨籍的法國國會議員塞巴斯蒂安·于格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塞巴斯蒂安·于格認為在兩輪之間,薩科齊競選團隊還會做出很多努力,以供法國人做出比較。比較的根據就是,在未來的五年,哪個人的執政綱領更適合法國。15天對選舉來說很長,在過去的15天里,就發生了很多事情。他認為薩科齊取勝的優勢是,他對法國有一個清醒認識,知道怎樣帶領法國度過經濟危機。
第一輪投票結果一出來,瑪琳娜·勒龐就在競選總部面對支持者也說了同樣的話,“第一輪投票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二輪投票結束后,不管發生什么,“斗爭才剛剛開始”。
瑪琳娜·勒龐的下一步目標是6月議會選舉,遠期目標是2017年總統選舉。根據媒體對她的采訪顯示,國民陣線今年將集中力量“摧毀”薩科齊所在的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國民陣線副主席路易·阿利奧說:“在議會選舉中,法國將在一支新的右翼勢力中作出最終選擇。”
與很多人誤解的不同,國民陣線與薩科齊所在的人民運動聯盟,盡管同屬泛右翼陣營,但政治主張、選民構成和政治目標等都相差甚大。
國民陣線支持極端民族主義,煽動排外,反對移民。該黨前領導人、瑪琳娜·勒龐的父親讓·瑪利·勒龐曾因替納粹分子罪行辯護而獲刑。
瑪琳娜·勒龐現年43歲,主張棄用歐元、關閉邊境。不久前她在一次競選演講中說,歐元就是一場災難,繁榮、增長和就業的前景全都將消失得無影無蹤。
法國極右翼的興起,被認為與經濟危機、高失業率、移民問題、伊斯蘭恐怖勢力等威脅有關。瑪琳娜·勒龐成功利用了選民對經濟危機和民族認同的擔憂,又刻意弱化她父親主張的排外立場,打破了該黨歷史上得票率最高的紀錄,也超過了她父親2002年法國大選進入第二輪的得票率。
一些在第一輪將票投給國民陣線的法國選民,并不一定認同極右翼的理念,而是要通過此舉對法國傳統左右兩大陣營多年來的執政表示抗議。但進入第二輪以后,這部分選民勢必要重新考慮和選擇,以免選出最不想要的人選。瑪琳娜目前聲稱要在5月1日的大型集會上宣布她的態度,按照歷史慣例與本次大選的實際情況看,預計她會宣布誰也不支持,讓選民自己做決定。
人民運動聯盟一位資深黨員對《中國新聞周刊》講述了自己的擔憂,從瑪琳娜的立場出發,她肯定希望薩科齊失敗,她就可以在立法選舉中要挾人民運動聯盟的議員候選人,這樣有可能會打破人民運動聯盟的地方勢力,甚至使得該黨有分崩離析的危險。也只有這種情形下,瑪琳娜才能達到圍繞國民陣線重組右翼,為2017年大選做好準備的目的。
在奧地利、芬蘭和荷蘭等多個歐元區國家,極右翼黨派一直在推行民族主義,有時還推行排外政策,從而利用民眾的不滿情緒來獲得支持。
極右翼黨派在整個歐洲的崛起,可能會打亂各國通過加強經濟、財政整合來化解債務危機的努力。主流政黨可能不得不因此讓它們的政綱變得激進起來。
社會黨做好上臺準備
第一輪投票結果出來后,與人民運動聯盟彌漫的沮喪情緒相比,法國社會黨則是軍心大振。公關團隊馬上更新了宣傳海報,刻意突出奧朗德帶領民眾走向勝利的形象。奧朗德雖然聲稱不會去吸引極右翼的選民,但法國社會黨總書記奧布里在4月23日的講話中,無疑替他發出了號召:“不要忘記法國有一部分國民,出于對薩科齊的憤怒,從而投向了極右陣營。我們想告訴他們,法國還有別的出路!”
鑒于左翼陣營目前比較統一,法國綠黨與極左翼政黨聯盟則表示在第二輪選舉將支持奧朗德,奧朗德不需要再顧及后院,完全可以放手跟薩科齊一搏。根據多名長期跟蹤政治問題的法國記者描述,隨著選戰深入,奧朗德確實越來越放松了。
就像避開自己的弱點,避免在外交問題上表態一樣,奧朗德也不會在薩科齊的強項演講上與其糾纏。針對薩科齊在4月22日講話中希望進行三輪辯論的邀請,奧朗德明確表示拒絕,稱“薩科齊不能只因為不好的結果,就改變事情運作的本來面目。”
“薩科齊的邀請是個很好的策略。奧朗德不同意,恰恰證明了他不愿意過多討論,很多問題沒有清晰的政策。如果舉行三次電視辯論,我相信薩科齊會比奧朗德表現得好。”薩科齊的顧問讓·普提斯特·德弗蒙對《中國新聞周刊》解釋說。但如果只舉行一場辯論,是否能起到說服選民的目的,以扭轉頹勢,目前還是未知數。
另一方面,根據不同消息來源,社會黨內部已經悄悄在進行組閣和考慮部長人選,為上臺做準備。奧朗德的親信,國民議會社會黨團主席、南特市長讓·馬克·艾羅是最可能的總理人選,而為選戰立下汗馬功勞的奧朗德競選總部主任皮埃爾·莫斯科維奇,以及競選總部公關負責人馬努埃爾.瓦爾斯等人勢必也會擔當要職, 至于外長人選,目前呼聲最大的是前總理洛朗·法比尤斯。
如何安置綠黨和左翼聯盟等激進左派,屆時是否讓他們入閣也是奧朗德必須考慮的問題。不僅在政黨之間,包括與民眾之間,所有社會黨高層都強調奧朗德是個可以團結所有人的政治家。這也是法國民眾在對薩科齊五年執政后,彌補法國社會所產生的巨大裂痕的期待。
身為職業政治家的奧朗德從未擔任政府職務。他曾表示將尋求重新談判歐洲領導人去年年底達成的財政協議,將其重心向刺激經濟而非緊縮財政的方向傾斜。
然而慢于預期的經濟增長速度意味著,要實現財政目標可能需要進一步采取緊縮措施。摩根士丹利指出,法國的稅收負擔已經在發達國家最高水平之列,2010年法國的稅收占GDP之比達到了42.5%。
奧朗德還曾表示將敦促歐洲央行直接給歐洲國家貸款。根據歐洲央行目前的使命,這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德國也有可能強烈反對。
法國到底屬于財政狀況健康的北歐國家之列,還是與南歐困難國家有著更多共同之處?與選誰當總統相比,這才是法國所面臨的決定性問題。
極右翼的成績凸顯出不少法國人對歐盟為應對危機所采取的集體行動感到不滿。主流政黨面臨的問題是讓各自的政策變得激進,還是繼續堅持統一的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