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來玉英
有一面旗幟,在棗鄉大地迎風招展;有一個稱號,在棗鄉大地競相傳頌;有一支隊伍,在棗鄉大地砥礪奮進。
自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內黃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著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激發基層組織創先爭優內在動力,激活基層組織“神經末梢”,“活力因子”競相迸發,創先爭優潮涌風勁。兩年來多,相繼榮獲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狀、河南省先進基層黨校、安陽市創先爭優流動紅旗、安陽市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示范單位等多項榮譽。

圖:心手相連 快樂成長
棗鄉8月,流金礫石。內黃縣陶瓷產業集聚區,滿載貨物的車輛川流不息,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人員繁忙。副縣長張慶偉在談到集聚區的發展時感慨地說:“在集聚區建設初期,供電公司自籌資金建設臨時變電站。為了保證進度,供電員工吃住在工地,冒嚴寒加班加點施工。最難忘的是在安陽福惠陶瓷有限公司投產前,滴水成冰的室外,供電員工用酒精燈一寸一寸烤化了線桿上的覆冰,克服一切困難堅持施工,保證了客戶按時投產。集聚區的今天離不開供電公司的傾力支持。”
“從申請到送電,沒讓我們跑一步路,你們供電公司的服務真是沒得說。”內黃縣日日升陶瓷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黃長煜沖著剛送電成功的供電公司員工稱贊道。
2011年11月,縣人大代表到集聚區走訪調研時,在服務集聚區發展方面,客商一致首推供電服務。內黃縣供電公司也先后獲得招商引資先進單位、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縣委縣政府連續兩年為其頒發了嘉獎令。
“在基層,老百姓就認你給他們干了多少實事,創先爭優就是要在為群眾做好事、做實事上下工夫。”該公司黨委書記王小兵說。
在內黃縣梁莊鎮,群眾一直使用柴油機澆地。每逢澆地,全家出動。如今,這個群眾眼中的重活不重了,只需一個人用電從機井抽水就能輕松完成。梁莊鎮的變化只是內黃縣供電公司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的一個縮影。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群眾服務,讓群眾從活動中受益,用群眾滿意來檢驗創爭效果。
投資3000多萬元用于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提高農村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性,增強農村電網抵御事故和自然災害的能力,使14個鄉鎮、267個村莊受惠。
實施“電力陽光工程”,為全縣24萬電力用戶發放電力陽光卡,方便用戶到縣域內任意營業網點跨鄉異地繳費,搭建起了安全、高效、快捷的繳費平臺。
自籌資金3萬元改造錦龍小區供電線路,解決該小區線路“卡脖子”問題,小區全體居民送來“改電路排憂解難 送光明惠澤民生”錦旗。
一樁樁,一件件,把每一件事都做到老百姓的心窩子里。在當地行風評議中,內黃縣供電公司連續7年蟬聯公共服務行業第一。
在內黃縣供電公司有這樣一支隊伍,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他們沖在最前面。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2011年6月11日,雷雨裹挾著大風、冰雹突襲內黃,所到之處,不少樹木被攔腰折斷,有的甚至被連根拔起。17支黨員突擊隊、256名黨員冒雨進行線路特巡,根據故障情況安排人員全力搶修。經過5個小時的奮戰,所有故障線路全部恢復供電。
“引黃入內”時,陸村鄉尚莊村北地出現漫堤,水流順著地勢快速注入一個廢棄磚廠的深坑內,由于河水的突然沖擊,坑沿上兩根線桿岌岌可危。時任陸村供電所所長的張留信在得知這一情況后火速帶領人員趕赴現場。他一邊給調度中心打電話申請停電,一邊迅速組織人員疏散線路兩旁的群眾。電停了,周圍群眾也轉移到了安全地帶,兩根線桿轉瞬之間落入水中。為了把電線拉上來,需要拿著綁上木棍的鐵錘把線桿上的針式瓶砸碎,使線桿和電線分離,而這時水位已經漲到十幾米深,張所長二話沒說,將4塊搭板、2塊木板用鐵絲綁在一起,脫下衣服、帶上工具就劃向水中。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當他克服一切困難,第三次靠近電桿,用頑強的意志把電線從水中拉上來時,圍觀的群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內黃縣供電公司總經理李新雷說:“發展強,創先爭優才有說服力。創先爭優活動扎實,發展才有持續力。”為了確保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該公司從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入手,各基層黨組織結合中心工作制定創先爭優活動項目,每個黨員按照自己的崗位要求進行公開承諾,黨代表定期對基層組織創爭活動進行巡視。
農電黨支部開展了“變革抄表方式,堵塞管理漏洞”活動。建設3G手機智能抄表系統,抄表方式由手抄變為3G手機抄表。抄表數據實時上傳,抄表過程在線監督,抄表和電量電費核算同步進行,實現了抄收管理的全覆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生產黨支部開展了“整合信息系統資源,提高系統應用效率”活動。以地理信息系統為平臺,實現了地理信息、營銷、規范化供電所、調度自動化、電能量采集、95598等信息系統的信息資源共享,為建設SG186一體化信息集成平臺打下堅實基礎。
供電量連續3年增長超過30%;綜合線損率連年下降;電費回收月結月清;110千伏變電容量較三年前翻了一番;截至2012年7月31日,連續安全生產8337天。2011年,該公司順利通過國網公司一流縣供電企業驗收。
潮平兩岸闊,風正好揚帆。在一面面黨旗的輝映下,內黃公司以迎接黨的十八召開為契機,以蓬勃的生機與旺盛的活力,在創先爭優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相關鏈接:
按照中央部署,到黨的十八大召開,集中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將告一段落,轉入經常性創先爭優。各地各部門要善始善終抓好創先爭優活動,確保活動得實效、群眾得實惠,推動創先爭優常態化長效化。一要樹立學習先進典型。要利用“七一”集中表彰時機,大力宣傳全國和本地創先爭優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的先進事跡,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學先進、比貢獻、見行動,在黨內和社會上進一步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二要抓好整改驗收。基層組織建設年已進入整改提高的關鍵階段。要認真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實,抓好后進黨組織的整頓轉化,推動更多的基層黨組織晉位升級。十八大召開之前,要組織力量對基層組織建設年工作進行一次檢查,推動解決實際問題,一些基層解決不了的問題,上級組織要努力幫助解決。三要建立長效機制。認真總結創先爭優活動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按照務實管用、簡便易行的原則,建立黨員干部聯系群眾機制、黨組織和黨員承諾機制、黨員群眾評議機制。四要搞好總結工作。每個支部都要對創先爭優活動進行總結,努力使每名黨員都能參加。省、市、縣黨委要召開一次創先爭優活動經驗交流或總結大會,對經常性創先爭優作出部署,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召開創先爭優理論研討會。(本鏈接選摘自李源潮同志2012年6月28日在省(區、市)黨委組織部長創先爭優情況通報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