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吳 涌
10月25日,筆者對洛陽公司農電財務集約化工作進行了再次采訪。
采訪中,洛陽公司總經理付紅軍再次提到了“木匠制枷”的概念。在“三集五大”和“農電三年素質提升”工程穩步推進的過程中,作為農電財務集約化開展較早的市公司,改革改制程度更深,“枷”制得較為成型。
“農電財務集約化從基礎工作上來講,就是把市公司較為成型的模式和成功經驗向縣公司‘克隆’,但又非簡單地移植和復制,而是更有針對性、更有計劃、更符合縣公司的特點。”洛陽公司總會計師李積會說。
2010年至2011年,為了能夠推進縣局財務集約化工作,洛陽公司選準了三個突破點:電費集中核算、預算管理與市公司接軌、初步的資金集中管理。
在“電費集中核算”工作的基礎上,2012年年初,洛陽公司進一步開展了“農村低壓電網維管費”規范整頓。針對此前缺乏統一管理和賬戶設置標準、九個縣公司“各自為政”的狀況,洛陽公司出臺了《縣級供電企業農村電網維護費核算辦法》,對維管費的賬務設置、會計科目使用、管理要求等進行了詳細規定。對原有維管費的賬套進行了撤銷,維管費并入各單位的經營財務賬套,支出由企業的基本賬戶支付,率先規范了農村電網維護費的核算管理工作。

1.立足農電財務集約化管理深化應用,加強融資管理。
“從去年的預算管理接軌到今年的預算集約調控,一年間,縣局財務預算管理工作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洛陽公司財務資產部主任沈永亮說。
筆者了解到,這一大步,實際上包含著三小步:第一步,洛陽公司強化了目標的預控。2012年3月,根據洛陽公司下達的年度綜合計劃和預算指標,財務部編報了全年的執行預算方案,將總體指標一一細化分解。第二步,開展月度現金流量預算管理。將原來的“年度預算”升級為“月度預算”,在全省首家規范下發了《月度現金流量預算報表體系》,并于5月份正式啟動了月度預算編報工作。第三步,進一步規范了預算執行分析工作。洛陽公司統一制定了《預算執行分析報告模板》,對各縣級供電企業按季開展跟蹤分析,有效掌握其預算執行情況。
“現在,市公司不僅關注全年的預算,更精確到月度預算,而且對預算與實際發生的差異率進行考核,不能超過5%。”伊川縣電業局總會計師燕冬娟說。
2010年至2011年,洛陽公司充當協調人的角色,以市場機制和行政命令相結合的方式,在九個縣公司和銀行之間建立起一個信貸平臺,九個縣公司在貸款資金使用方面“以盈補缺”,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貸款利率,降低了經營成本。
2012年,洛陽公司在資金管理方面打出“四記重拳”。
第一,加強融資管理。公司出臺了《縣級供電企業融資管理辦法》,對融資審批流程進行明確,按照“統籌安排,有償調劑,嚴防風險”的原則,鼓勵縣公司間按銀行基準利率進行資金融通,調劑資金余缺。市公司組織召開縣公司融資審查會,統一協調縣公司間資金融通事宜。今年以來,整體壓縮銀行貸款1.13億元。其中,通過縣公司間融資,減少貸款8250萬元,年度可減少貸款利率支出692萬元。九個縣公司的銀行借款總額從2010年的2.15億元降至目前的5600萬元。
第二,創新資金歸集和集中管理模式。按照省公司要求,洛陽公司差異化核定各縣公司銀行賬戶資金限額,在滿足縣公司實際需求的基礎上,要求縣公司將銀行賬戶內的多余資金以預付電費的形式上劃。截至10月8日,集中歸集資金6400萬元,全部劃入省公司賬戶。
“通過調劑余缺,既減少了資金短缺縣公司的銀行借款支出,同時又提高了資金充足縣公司的冗余資金收益,還減輕了對金融機構借款的依存度,收獲的是資金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的雙重提升。”偃師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王希偉評價說。
第三,對縣公司銀行賬戶進行規范。洛陽公司按照電費戶“一行一戶”的原則,開展包括維管費并賬核算在內的銀行賬戶清理撤并工作。從2010年以來,撤并銀行賬戶87個,目前,各縣公司銀行賬戶均已控制在6個以內。
第四,將“收支兩條線”財務要求進行深化和發展。基本賬戶用于日常各項資金支付,也可用于收取電費,提高賬戶使用效率;各收入賬戶則用于各項資金收入、上交市公司、對基本戶轉賬等。從今年年初開始,各縣公司均已開通了網上銀行,市公司隨時可以對賬戶進行登入查詢。縣公司資金支付,尤其是大額資金支付,采取預算管理、賬務集中部署、資金在線監控等方式進行綜合監管,提高了管控效率和效果,更降低了管理成本和工作量。
2011年5月,洛陽公司參考國資委對央企的《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等文件,制定了《農電財務評價管理辦法》,從定量和定性兩方面對縣公司每一會計年內的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債務風險、經營增長以及財務管理狀況等進行綜合評價,改變了縣公司財務工作優劣缺少評價的現狀。
“但是,這個評價還停留在宏觀的層面上,管理手段并未細化,作用還不明顯。”洛陽公司財務資產部副主任郭楠說。
2012年,洛陽公司將同業對標工作中農電“管理對標指標體系”內的“財務管理工作完成率”一項指標,細化成38項明細評價指標,形成了縝密的財務管理對標指標體系。
38項明細指標對各縣公司財務集約化工作進行了具體的量化。市公司的評價結合“目標值”和“實際值”的差值,乘以科目系數,形成單項成績,各單項成績累加成為總成績。筆者看到,在這個鏈條中,無論是單項成績還是最終成績都劃分為A~D四個等級,使單項管理優劣和整體管理水平一目了然,也為各縣公司財務對標評價、財務工作評先、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評判、評選同業對標專項標桿等提供了客觀準確的依據。
為了讓財務稽核在企業經營中發揮主導作用,洛陽公司財務部和審計部聯合,開展了縣公司交叉稽核審計工作,內容包括配電檢修、業擴報裝、線損管理、資金管理、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等。
洛陽公司總經理付紅軍曾經指出:“規范是攻堅克難的有力武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有效手段,‘集中、統一、精益、高效’是農電財務集約化的目標。”
“木匠制枷自己戴”,首先要解決的是觀念問題。2010年以來,為了深入貫徹省公司的要求,洛陽公司開始著手對縣公司實施財務集約化改革和嘗試。先后出臺了縣級供電企業《預算管理辦法》、《電費核算中心管理辦法》、《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財務管理制度辦法,并印發了《農電財務管理工作手冊》,以制度改變觀念,使農電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實現了升級,財務管理政策得到初步統一。
從2010年開始,洛陽公司結合實際,成立專項工作組,編制年度財務集約化管理方案,并陸續出臺了《縣級供電企業農村電網維護費核算辦法》、《縣級供電企業融資管理辦法》、《縣級供電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一批管理制度,豐富了農電財務集約化管理體系,深化了應用,有效解決了諸多實際問題。
2012年,洛陽公司下發《開展縣級供電企業應收款項清理的工作通知》,啟動“應收款項回收專項行動”。1至9月,回收舊欠款項1205萬元、核銷歷史遺留壞賬371.85萬元。開展資產清查工作,清理歷史遺留無效對外投資共計237萬元。
按照省公司的要求,加大房屋、土地權證的辦理力度。推行市公司領導分工督辦、月度排名通報、簽訂權證辦理工作目標考核責任書等措施。截至9月底,九家縣公司權證辦理完成率達86.77%。
2012年,各縣公司的總會計師也全部實現了交流任職。每期三人、一共三期的農電財務骨干輪訓也已堅持了三年。
采訪中,對于“木匠制枷”,許多縣公司的采訪對象道出了自己的理解:它不是束縛手腳的枷鎖,而是“規”和“范”,打造的是符合企業發展規律和需求的財務準繩和系統。

2.通過開展資產清查、整理存量資本,處置了一批無效對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