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友
有人說現代人有“兩拼”。少數有錢有勢的人在“拼爹”,其余的大部分人都在“拼孩子”。“拼爹”的人,靠爹撐起一片天空;自覺沒有“硬爹”的人,則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拼爹”的“拼”字用得好,很容易讓人想起戰場上的“拼刺刀”。而如今的職場和商場,在很多時候也如同戰場。不僅要看你有什么知識和能力,而且要看你有什么關系和武器。而一個有權力、有地位、有金錢、有關系的爹,在關鍵時刻所發揮的作用,不啻制勝的法寶。
高中的時候班里學習成績最差的三名同學,后來卻都找到了全班最好的工作。一個進了政府機關,一個進了政法機關,另一個到了城管部門。有的還在一兩年之內,破格走上了領導崗位。當年的優秀生即使考上重點大學,畢業了也找不到好工作。原因很簡單,就是前面三位都有一個“過硬的爹”。有這樣的爹,當然是一種幸運。在校園里,比誰都輕松;在同學面前,比誰都自豪。
子女們在“拼爹”,而爹們則是在“拼社會”。一些握有權位的人,老早就開始謀劃,如何讓自己創造的“事業”在子女身上延續。所有的“拼爹”,都是桌子下邊的游戲。玩的人不說,說的人玩不了。看熱鬧的人在一邊空發牢騷,什么用都沒有。
社會上的“拼爹”,給沒有戰斗實力的爹們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他們自己沒有幫助子女搭橋鋪路的實力,沒辦法,就只能把壓力轉嫁到孩子的身上。依靠自己做家長的強權,硬逼著還沒有成熟的孩子“端起刺刀上戰場”,拼體力,拼智力,拼精神,希望兒子以后當了爹,不再像自己這么窩囊,也能有得一拼。于是,就有了越來越多的“虎媽”和“狼爸”,在他們的強壓下,確有一些孩子躍上了新高度,而更多的孩子,失去了應有的快樂,卻沒有創造出爸媽想象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