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

2012年4月23日晚,江蘇衛視《夢想成真》欄目請來一群特殊的人。他們平均身高不足一百三十厘米。他們面容稚嫩,童音清脆。乍看起來,還以為電視臺又從哪里找來了一些“神童”。但是,他們不是神童。相反,他們是一群殘疾人。他們的平均年齡已達二十三歲,可是,他們仍然嬌小,仍然“稚嫩”。對,他們是一群袖珍人。
他們自稱是一群熙攘塵世中的小螞蟻。
人們無法想象他們二十余年的人生是如何艱辛地度過的。他們不能使用正常的桌椅;他們不能像普通人那樣學習與生活;甚至有的時候,他們的親人也會覺得他們是個累贅。
他們是被這個世界遺忘的人。
然而,他們沒有在塵世中藏匿起來。他們還得生存,得謀生。于是,北漂的他們,穿梭于繁華的大都市中。他們就像一只只不起眼的小螞蟻,常常被湮沒于都市人潮之中。他們遭遇了數不盡的滄桑悲涼?!叭藗兌伎粗遥拖窨垂治镆粯印!?/p>
“小朋友,來,讓我們抱抱你們。”
“你是不是在《西游記》里演土地公公的那個?我們合個影兒吧!”
每天,他們都要忍受世人的冷眼冷語。在人群中,他們從不哭泣。只有在回來的路上,他們會找一個空曠的地方,背對著同伴,放聲慟哭。他們的淚積攢了二十多個春秋。那是多少個日子?聚集起來,是多少淚水?聰明的你,幫我算一算。
他們就像一株株被石頭壓住的新芽,可是他們沒有被壓垮。他們嘗試著在夾縫中努力探頭,生存。2008年李銘憑著對皮影戲的愛好與擅長,與陳嬋等三人共同商議,成立了一個皮影藝術團。世人不是嘲笑我們是“袖珍人”嗎?對,我們的藝術團的名字就叫“袖珍人皮影藝術團”。
不行,還得在前面加上“小螞蟻”這三個字!
小螞蟻袖珍人皮影藝術團!
世人越是嘲笑我們的殘疾,我們越是要以殘疾作為我們驕傲的資本!
藝術團成立之后,李銘等人一邊忙碌籌辦道具,一邊忙著尋找演出機會,一邊在全國各地招募與他們同為袖珍人卻堅強不屈、懷揣夢想的人。
創業之初是艱辛的,尤其是對他們這樣一群特殊的人來說。由于資金缺乏,起初,他們只能擠在一個地下室里,那里陰暗、潮濕、悶熱。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他們仍要堅持練習,每天頂著雕刻刀具。他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磨痕出血的日子,都要經歷見刀如見虎的心理磨礪。寧舍一頓飯,不費手上活。只要雙手是空著的,他們就得練皮影。哪怕睡覺的時候,都不忘練幾手。皮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是他們夢想的寄托。別人,只需付出三分努力,而他們,卻要拿出十二分的干勁。
一邊練習,一邊得找機會演出。每天,他們要扛著和他們差不多高的鐵架子,要抬著音響,要搬三個七十斤重的音響。七十斤重量,在正常成年人看來,都顯吃力,更何況對于他們這群特殊的人?可是,每天,他們就這樣堅持下來了。每天,他們把東西搬上公交車,花五六個小時去往市區。到晚上十一點,他們又把這些沉重的東西搬回。
這就是他們一天的生活。他們就是靠著常人無法想象的意志一天天地堅持了下來。他們說:“我們不需要別人的憐憫,我們只需要給我們一個能夠發展的機會。”
工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首先,他們招募到了更多與他們“同病相憐”的人。從2 0 0 8年到2012年,短短四年間,他們的團隊已經由當初的四個人發展成如今的十三個人。緊接著,他們不屈的意志和出色的表演陸陸續續地在各地被傳唱。他們慢慢走進了公眾視野。2010年3月,《法制晚報》報道了他們的皮影藝術。4月,他們得到北京市大興區政府及殘聯的關照和扶植,在大興區有了一個嶄新的工作處所。5月,他們在大興區劇院舉行了首場大型演出。6月,他們分別做客鳳凰衛視《魯豫有約》與天津衛視《胡可星感覺》節目。2011年9月,小螞蟻袖珍人皮影藝術團赴韓國進行中韓民間文化交流。
他們的事業蒸蒸日上,并感動了一批又一批人。2012年4月,當他們來到江蘇衛視,走上《夢想成真》舞臺的時候,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團長李銘和他的夫人陳嬋居然在全國觀眾面前舉辦了一場簡單卻溫馨美好的婚禮!這是他們從來不敢想象的呀!要知道,平時,他們在街上甚至不敢牽手,甚至不敢享受溫馨的擁抱!而此時,在獲得事業成功之余,他們竟然能夠獲得未曾想過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生最大幸福!
主持人問:“你們如今已經獲得事業和家庭的雙豐收了,你們還有夢想嗎?”
“有,怎么沒有!傳承民族文化,弘揚皮影藝術,成就袖珍人生,這是我們小螞蟻袖珍人皮影藝術團矢志不渝的夢想!”
所有的人都為他們感動得流下了淚。
是呀,他們原本是一群卑微的人。誰不嘲笑他們只是一群可笑的“螞蟻人”呢?誰不認為他們始終是一群被社會拋棄的人呢?誰不認為他們將孤老終生,無法擁有幸福呢?可是,當他們擁有了夢想之后,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就如同白蟻,當他們為了生活的夢想而團結起來,并且持之以恒的時候,他們就能建造一個誰也無法想象的輝煌的地下宮殿。
身如螞蟻,心似蓮花。一瓣心香會在你不經意間悄然綻放。(圖/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