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昭民 張文榮
臨床上腦梗死是一種較為多見的疾病,它發病急且病情轉換的快,老年患者多[1]。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個人工作及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腦血管病發病率每年都在增加,且表現為低齡化趨勢。其中動脈粥樣硬化是誘發腦梗死的高危因素。而動脈粥樣硬化則是由于多種因素長期綜合作用所致。一旦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后,血管壁會產生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等各種炎性物質,這些炎性物質均會進一步加重腦梗癥狀[2-3]。為此盡可能地穩定動脈斑塊,減少血管內凝血及降低腦組織炎性物質發生率,可有效降低腦梗死復發率。本組通過對我院收治的130例腦梗死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觀察他汀類藥物對預防腦梗死復發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本組入選的130例腦梗死患者,均為2007年1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門診住院患者,并隨機分為治療組(65例)與對照組(65例)。對照組65例:其中女性患者共27例,男性患者共38例。年齡在45~73歲,平均年齡為(63.8±8.7)歲。治療組65例:其中女性患者共29例,男性患者共36例。年齡在46~71歲,平均年齡為(64.0±8.9)歲。入選標準:全部病例均符合我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梗死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標準:血膽固醇濃度高且在服用降脂類藥物者;對阿托伐他汀及司匹林耐受性低者,副作用反應顯著者;合并有嚴重的肝腎及心臟疾病者;有心源性腦栓塞者;有精神障礙者;年齡在75歲以上者。
對兩組患者均實施控制原發性疾病,告知戒煙戒酒,適當運動及合理飲食等健康指導。經積極治療全部病例病情好轉出院后,對照組單純給予阿司匹林治療(100mg),口服,1次/日。治療組給予阿司匹林的同時,加用他汀類藥物辛伐他汀治療(20mg),1次/日。觀察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出院第11個月腦梗死復發、動脈內膜中層厚度、頸動脈斑塊及血脂情況。
觀察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動脈內膜中層厚度,頸動脈斑塊及血脂變化情況,治療后并對兩組患者進行兩年時間的回訪,并記錄兩年內兩組腦梗死復發率。
所有數據均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2.0處理,組間資料應用t檢驗,具有統計學意義標準為P<0.05。
觀察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出院第11個月腦梗死復發、動脈內膜中層厚度、頸動脈斑塊及血脂情況。腦梗死復發情況:對照組復發共18例(復發率27.6%),治療組復發共9例(復發率13.8%)。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差異性顯著,因而具有統計學意義標準(P<0.05)。
治療前、治療后出院第11個月兩組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及頸動脈斑塊情況。詳見表1。比較兩組治療前動脈內膜中層厚度與頸動脈斑塊指標,沒有顯著性差異,經治療后再比較兩項指標,治療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差異性顯著,因而具有統計學意義標準(P<0.05)。

表1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動脈內膜中層厚度、頸動脈斑塊情況比較[n(%)]
治療前、治療后出院第11個月兩組血脂情況,詳見表2。治療后治療組HDL-c、LDL-c、TG及TC各項指標均有所改善,和對照組比較,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差異性顯著,因而具有統計學意義標準(P<0.05)。

表2 比較兩組治療前、治療后血脂情況[n(%)]
腦梗死是臨床較為多見的一種疾病,它發病急且病情轉換的快。目前主要治療方法多是采取阿司匹林為主的抗血小板藥物進行預防[4]。然而這并不能全面覆蓋誘發腦梗死的多種因素,治療后復發率依然很高,特別是在初次腦梗死好轉后的第一年時間段內。研究資料證明[5],他汀類藥物不但降血脂效果理想,對抗血小板凝集也有良好的功效。其通過調節機體免疫細胞,使得血管內皮細胞的正常舒縮功能得以改善,最終使得血流變學達至正常水平。對于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其不但可減緩硬化斑的形成過程,對不穩定的硬化斑還有很好的消退作用,從而降低腦動脈再次栓塞的幾率,是目前降低膽固醇及治療高血脂最多的藥物[6-7]。患者高血脂及膽固醇含量降低,隨之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會極大降低,且預后良好。
本組研究結果中,觀察治療后兩組兩年內腦梗死復發情況。對照組復發共18例(復發率27.6%),應用他汀類藥物辛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的治療組復發共9例(復發率13.8%)。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差異性顯著。這表明他汀類藥物不僅可有效預防腦梗死的復發,而且還有極好的血管組織修復功能。從而極大降低腦血管病發生率,在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1]袁彬.他汀類藥物對急性腦梗死患者CRP、TNF-α和血脂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8,11(3):298-299.
[2]胡克振,王鳳華,胡曉華.等.他汀類藥物降脂作用外的臨床新進展[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9,23(1):42-43.
[3]高娟,孫雅菲.他汀類藥物在預防腦梗死復發中的作用[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0,35(8):1262-1263.
[4]李運剛,賈匯剛,郭秀風,等.動態觀察他汀類藥物對腦梗死患者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21):36-38.
[5]張杰,宗靜杰.腦梗死與血脂異常關系的臨床探討[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8):3579-3580.
[6]程麗.他汀類藥物治療高血壓動脈粥樣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6):115.
[7]唐政坤.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