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廣宇
小兒腹瀉小兒腹瀉是一組消化道綜合征,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shù)增加和大便形狀改變?yōu)樘攸c,為我國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1]。我們采用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思密達口服,療效滿意,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90例腹瀉患兒,年齡3個月~5歲,平均1.5歲;病程1~8 d,平均3 d,按入院順序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年齡、病程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診斷標準:診斷標準:①起病急,多伴有發(fā)熱、嘔吐;②大便次數(shù)>5次/d,黃色水樣或蛋花湯樣便帶少量粘液;③大便常規(guī)WBC多〈5/HP,其中12例WBC5-10/HP,偶見紅細胞;④實驗室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正常或輕度升高。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指導飲食、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由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思密達(主要成分為雙八面體蒙脫石顆粒),1歲以下每次1/3袋,3次/d;1~2歲每次1/2袋,3次/d;2歲以上每次1袋,3次/d,加入501 ml半杯溫開水中混勻服用,5 d為1個療程。根據(jù)療效標準進行評定。
1.3療效判定標準[2]顯效:用藥后24~48 h,全身臨床癥狀消失,大便次數(shù)及性狀恢復至正常;有效:用藥72 h,全身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大便次數(shù)和性狀有好轉;無效:用藥72 h,全身臨床癥狀無好轉,大便次數(shù)和性狀無好轉。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有效率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治療組為95.0%,對照組為85.0%,二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痊愈率觀察組為55%,對照組為42.5%,二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療效比較(例,%)
由于嬰幼兒的腸壁薄且通透性較高,屏障功能較差,消化不全的產(chǎn)物可通過腸黏膜進入到體內(nèi),導致全身感染和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嬰幼兒腹瀉既可由病毒、細菌及真菌感染導致,亦可由飲食、氣候等因素所致。
思密達主要成分是雙四面體氧化硅八面體氧化鋁,它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消化道黏膜保護劑,能與黏膜蛋白結合,從質和量兩方面增強黏膜屏障,防止各種病毒、細菌及其毒素對消化道黏膜的侵害,從而維護消化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時能吸附病原微生物、覆蓋消化道黏膜,提高腸黏膜的防御功能[3]。且不進入血循環(huán),能隨大便排出體外,無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思密達能切斷嬰幼兒腹瀉發(fā)病機制的病理過程,治療嬰幼兒腹瀉具有很好的療效,且無不良反應小,使用方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第6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92-301.
[2]關志東.金雙歧、思密達聯(lián)用治療小兒腹瀉80例療效觀察.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31):59-61.
[3]謝廣永.金雙歧聯(lián)合思密達治療小兒腹瀉47例臨床觀察.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4):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