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田 軻 _陳紅文
秋日的新安,風和日麗、天高云淡,田野中處處充溢著豐收的氣息。連日來,筆者跟隨新安縣電業局工作人員深入鄉村、農戶、企業,全面了解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及用電服務情況,耳聞目睹了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在助力新安企業發展、助推群眾致富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克服各種困難,建設堅強農網
9月10日,新安縣宏興石料廠在該縣曹村鄉疙瘩村正式投產。去年至今,已有6家投資在百萬元以上的企業到曹村鄉落戶,這得益于新安縣電業局35千伏曹村變電站的建成投運。
曹村鄉位于新安縣深山區,鄉域內赤鐵礦、紫砂巖、石灰巖、硅石等礦產資源儲量大、品位高。但是,由于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等原因,雖然該鄉礦產資源、旅游資源豐富,但多年來經濟發展仍落后于新安縣其他鄉鎮,“強鄉福民”一直是歷任鄉政府領導的夢想。
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實施前,擔負曹村鄉全境供電的只有一條10千伏線路——石曹線。由于該鄉地處新安電網供電末端,線路過長、供電可靠性不高,電力滯后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因素之一。要想富,電鋪路。繼農村電網改造、戶戶通電工程后,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實施為該鄉帶來了希望和機遇。2011年4月30日,作為新安縣局2010年農網升級改造工程重要項目之一的35千伏曹村輸變電工程在該鄉動工建設。在新安縣電業局干部職工的努力下,總投資323萬元的曹村輸變電工程于當年9月底竣工投運,新建35千伏變電站一座,新建35千伏線路9100米。這一工程的投運,不僅結束了曹村鄉沒有變電站的歷史,也徹底解決了該鄉電網單一、供電可靠性不高等問題。特別是新建設的曹青、曹碧等4條10千伏線路,使該鄉10千伏線路由1條增至5條,供電更加安全可靠,徹底解除了長期困繞群眾生產生活的低電壓現象。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借助充足可靠的電力,曹村鄉積極發展以青石開采和加工、鋁土加工、綠色食品加工為主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曹村鄉山碧村石材資源豐富,2008年,該鄉想方設法引進了一個建材項目,但由于電力制約,企業發展后勁不足。35千伏曹村變電站建成后,建材廠不再為用電擔憂發愁,始終處于滿負荷生產中。
數據表明,2010年,曹村鄉各類企業只有十來家,全鄉月用電量在高峰期也不足60萬千瓦時,如今,該鄉各類企業增至30多家,月用電量穩定在180萬千瓦時左右。
9月5日,筆者隨新安縣電業局北冶供電所工作人員來到該縣有名的玫瑰種植基地——北冶鄉關址村。雖然時至金秋,早已過了玫瑰盛開的季節,可筆者在該村看到,成片相連種植的玫瑰依然在秋風中吐露芬芳。村支書王海東說:“多虧電業局大力支持,我們才建成了集旅游觀光和產品加工為一體的玫瑰園。”
關址村是個僅有1000余人口的小山村,由于土地貧瘠,多年來群眾致富無門路、發展無項目。針對傳統作物種植產量低、效益差的狀況,2010年,北冶鎮黨委和關址村村兩委經多方考察,通過土地流轉形式,將村中的上千畝土地種植玫瑰,并與省里的一家玫瑰科技發展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公司每年每畝地給群眾補貼1000元,群眾種植的玫瑰由公司現金收購,然后公司對玫瑰進行深加工。
為推動該村玫瑰產業發展,新安縣局利用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之機,多方籌措資金,在該村原有一臺80千伏安變壓器的基礎上,新增一臺200千伏安的變壓器,并給玫瑰基地架設了專用灌溉線路。2010年,該村引資600萬元建成了玫瑰加工廠,該局從用電方案的設計到供電線路的架設給予全程支持,保證了企業順利投產。如今,玫瑰加工廠已開發生產玫瑰精油、玫瑰露、玫瑰花茶、玫瑰醬等多種產品。
在助力玫瑰產業發展的同時,該局還加快低電壓治理工作,通過新增變壓器、改造低壓線路和接戶線,解決關址村群眾生活用電容量不足和“低電壓”等問題,提高了群眾生活質量。如今,關址村已成為洛陽地區有名的玫瑰村。據北冶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三至五年內,該鎮將打造全省最大的玫瑰產業基地,讓玫瑰成為群眾致富的助推器。
雖然早已過了櫻桃采摘和游玩的季節,可是每到周末,前來新安縣五頭鎮獨樹村櫻桃溝游玩的游客依然不少。9月12日,筆者在獨樹村“老王農家飯店”采訪用電服務情況,老板王天民高興地說,現在是“電足服務好、群眾人人笑”。
針對新安縣堅持實施的“旅游強村富民”發展路子,新安縣電業局認真調研、充分論證,本著先急后緩、先主后次的原則,調整農網改造升級線路和臺區的改造次序,對景區周圍設施進行優先改造,讓群眾在增收的路上步伐更快。
五頭鎮、磁澗鎮大力發展櫻桃種植,如今種植面積已經突破1萬畝。倉頭鎮牡丹種植面積已發展到2100畝,前來游山玩水賞花的人越來越多,住農家窯洞、吃農家飯菜已成為洛陽周邊縣市群眾休閑觀光的新選擇。為支持農家游發展,今年以來,新安縣局投資600多萬元對磁南、磁西、磁五倉等5條10千伏線路進行了改造升級。在電力支撐下,景區周邊的農戶紛紛建起采摘大棚,開辦“農家樂”,吸引游客觀光休閑。倉頭鎮王莊村“秀芹農家樂”老板劉秀芹高興地說:“以前客人不來發愁,來的多了也發愁,特別是夏天游客多時,空調只能輪流開,現在就是再裝十臺八臺空調也不愁了!”
從2010年至今,新安縣電業局在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上已投資2600萬元,在提升城鄉群眾用電質量的同時,也為新安鄉村的發展帶來新的希望和生機。2011年6月,該局2010年農網升級改造10千伏及以下工程區域安全質量被省公司豫中督察組授予“流動紅旗”。今年5月24日,新安縣2010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順利通過省發改委和省公司驗收,在當日的匯報會上,新安縣副縣長邵樂毅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為新安帶來了新的動力和發展機遇,是新安福民強縣的民心工程。”
莫道今年春已盡,來年春色更喜人。隨著農網改造升級這項造福一方、澤被后世的民心工程進一步推進,新安這片古老而年輕的土地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新安城鄉群眾將在福民強縣之路上譜寫嶄新的篇章!
克服各種困難,建設堅強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