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軟件發明的專利保護,在促進計算機軟件的研發和計算機軟件技術的不斷進步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究計算機軟件發明專利授權條件之一的新穎性,具有現實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中圖分類號:TP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a)-0000-00
引言
目前,在計算機軟件發明專利授權條件上仍然存在著一些爭議,但是“新穎性、實用性、創造性”已經被公認為計算機軟件發明申請專利的基本條件。計算機軟件發明若想得到專利保護,獲得專利權,就必須具備新穎性。
1 專利授權條件的新穎性規定
一個發明技術方案必須具有新穎性,必須是還沒有公開的技術,才具備被授予專利權的基本條件。關于新穎性,我國專利法將其定義為,發明方案不屬于現有技術,在申請日以前沒有任何個人或單位就相同的發明向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歐洲專利公約規定,一項發明如果不是現有技術的組成部分,那么此項發明就具備新穎性。由此可見,專利授權的新穎性就是指需要申請的專利技術還沒有被公眾所知,在申請的時間點上仍然處于為公開狀態。
目前,針對在什么范圍內公開的技術知識才是現有技術的組成部分,有著三種規定:絕對新穎性標準,即在全世界范圍內,一項技術以任何方式公開均被視為現有技術;相對新穎性標準,即一項技術的公開范圍局限于本國范圍內,在本國境內以任何方式公開均被視為現有技術;混合新穎性標準,即絕對新穎性標準和相對新穎性標準的折中,在全世界范圍內,技術內容以出版物公開才被視為現有技術,而以其他方式公開的只能夠在本國境內被視為現有技術。此外,技術信息的公開時間也有兩種主要的標準:先發明制標準,即首先完成發明創造的人被授予專利權,這種標準有效地激勵了發明創造,但是在實踐中難以操作;先申請制標準,即首先向提出申請的人被授予專利權,這種標準客觀可行,目前大多數國家均采用先申請制標準。
2 計算機軟件發明的新穎性
2.1計算機軟件發明的技術檢索
衡量計算機軟件發明是否具有新穎性的參照物,就是計算機軟件的現有技術。現有技術在何地、何時以何種方式公開,是新穎性衡量的具體標準。即判斷新穎性的主要依據就是所申請的專利技術是否已經公開,是否屬于現有技術。而將要申請專利權的技術方案和已經公開的現有技術進行對比,是判斷計算機軟件發明是否符合新穎性授權條件的重要手段之一。新穎性的審查的基礎就是現有技術的檢索,查看是否存在與申請專利密切相關或主題相關的現有技術,判斷在先技術是否抵觸申請。計算機軟件發明專利是專利保護的新興領域,還沒有十分完善的現有技術檢索系統。計算機軟件業作為新興產業,發展的歷史相對較短,軟件發明專利的保護時間也相對較短。在計算機軟件發明領域,存在著在先技術公開不充分的嚴重問題,這大大阻礙了軟件發明的新穎性審查。專利權審查員在審查時難以檢索到已經公開的一些專利文獻或其他數據,從而導致新穎性的判定缺乏一定的根據。為了確保計算機軟件發明的新穎性,一些國家和地區采取了積極的措施,確保軟件發明審查與檢索的一致性。美國、日本、歐在搜索引擎和商業數據庫方面進行了信息交換。
2.2計算機軟件發明的技術信息公開
目前,計算機軟件發明的互聯網公開方式,逐漸成為了大多數國家認可的公開技術信息的方式,甚至有些國家通過立法確立了互聯網公開技術信息的法律效力。在2006年,我國就已經將互聯網方式公開信息技術列入出版物公開的范疇當中。通過互聯網公開計算機軟件發明的技術信息,和通過雜志、書本等方式公開計算機軟件發明的技術信息沒有本質的區別。雜志、書本等出版物是運用圖形、文字的書面形式將技術信息公開的,而互聯網也是運用圖形、文字等形式將技術信息公開的。因此,兩種技術信息公開的方式的區別只是在于表現形式上,而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兩種技術信息公開的方式,均是把技術信息內容公布于眾。而且通過互聯網公開技術信息的方式還有著傳輸速度快的特點,有利于將研究成果迅捷的公布出來。所以,越來越多的計算機軟件研究人員傾向于通過互聯網發表學術論文。
互聯網方式公開的技術信息,其地域是全世界性的,任何人均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通過網絡對公開的技術信息進行訪問。但是,對于遵循混合新穎性標準的國家或地區來說,通過互聯網方式公開的計算機軟件發明技術信息,屬于通過出版物公開方式以外的技術信息,此類技術信息只有在本國范圍內才能夠作為現有技術的組成部分。所以,判斷網絡信息的來源是非常關鍵的。因為互聯網上原創信息少,大多數網絡信息均是轉載來的,所以難以準確判斷信息對應的公開時間。通常,若是網絡信息轉載自出版物,那么技術信息公開的時間就是出版物正式發表的時間;若是來源于國內的使用,那么技術信息公開的時間就是其在國內公開使用的時間;若是來源于國外的使用,那么技術信息公開的時間就應當以其發布在網絡上的時間為準。
2.3計算機軟件相關發明的新穎性
計算機軟件相關發明的新穎性,需要符合發明所涉及的技術不屬于現有技術的標準。我國的專利法明確指出了“現有技術”的概念,現有技術指的是在專利申請日之前就已經為國內外公眾所知的技術。在專利申請日之前,此項技術已經在某個地域以某種方式處于公開狀態,公眾可以合法、自由地獲取此項技術的信息。判斷計算機軟件相關發明的新穎性,實際上就是判斷申請專利權的技術是不是屬于“現有技術”,申請專利的技術是不是已經公開。我國專利法經過第三此修改后,把技術信息公開的地域標準由混合新穎性標準修改成絕對新穎性標準,和日本、歐洲的新穎性標準保持了一致。這主要是由于迅猛發展的網絡技術,使得各種技術信息公開方式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也模糊,將技術信息公開方式限制在特定的范圍內已經違背了時代發展的趨勢。
將現有技術為客觀參照物進行審查,是我國對計算機軟件發明的新穎性審查的主要方法。在審查時應當遵循不是同樣的發明原則,應當遵循單獨對比原則。為了提高計算機軟件發明新穎性審查的客觀性、準確性、有效性,我國應當借鑒美國、日本、歐洲在專利審查中的相關經驗。首先,建立、完善計算機軟件技術信息共享機制;其次,確定計算機軟件發明專利申請所屬的類目和審查部門;最后,在與現有技術進行對比時,需要遵循單獨對比原則。
3 結語
計算機軟件發明的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任何個人或單位就相同的發明向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且發明方案不屬于現有技術。為了準確地審查計算機軟件發明的新穎性,就應完善技術檢索,采用恰當的方式和現有技術進行對比。
參考文獻
[1]崔國斌.專利法上的抽象思想和具體技術[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
[2]唐昭紅.美國商業方法專利制度正當性分析[J].電子知識產權,2004(3).
[3]朱三元,壽步,周慶隆.軟件企業知識產權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信息
姓名:何宇亮,性別:男 學歷:本科,出生年月:1984.1,
籍貫:江西樟樹
職稱:助理工程師
研究方向:計算機
工作單位:樟樹市知識產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