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
朋友在知道了兒子的高考成績后很苦惱,不知該給孩子報哪個院校和專業好。其實610分的成績已經是朋友圈子里的孩子們當中考得最好的了,之所以還苦惱是不想浪費掉這么好的成績,要報上一所名牌院校的名牌專業,似乎才不辜負孩子的十年苦讀,未來才會光輝燦爛。最終朋友如愿以償,孩子被重點大學的國家級重點學科專業錄取。在祝賀的聚會上,朋友說其實孩子多少年前就想將來當個像“那小嘴”那樣的美食評論家式的主持人或記者,那樣就能吃遍世界上所有的美食了……大家大笑一番誰也沒有認真,因為如果去報新聞傳播或者旅游管理這樣的專業,一來要學文科二來也不用考到600分,那豈不是浪費了這么好的高分!
在餐桌上,孩子很專業地點評著桌上的菜肴,不是色香味之類的浮淺之詞,而是菜系的歸屬、起源、香料的不同使用、制作工藝、品嘗的要點、佐餐的搭配……說得頭頭是道。朋友對孩子說:“如果你把這個本事也用在功課上還能多考十幾分,我們也就不費那么大精力給你挑專業了。”
然而,我卻從中看到了孩子對美食的真正喜歡,他的這種興趣來自于天然。可是在中國,似乎是你的應試能力決定了你的未來,你的未來就在那個用數字標出的錄取分數線里。沒有人關心你的興趣愛好、你那些與生俱來的自然天賦。于是,你不得不聽從那個利益最大化的指揮棒的指引,走向你并不喜歡的未來。畢業后,是金錢、地位決定了你的職業,興趣和愛好被現實逼到了內心最偏僻的角落,不得不放棄符合興趣、能發揮天賦的職業,無奈而又疲憊地在職場為稻粱而謀。
我不懷疑我朋友的兒子未來會是他所學的專業領域里的佼佼者,卻不敢肯定這個專業會給他帶來樂趣。當然,我更不懷疑的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在某個身心疲憊的夜晚看窗外的星空,會遙想當年曾經有過做一名美食評論家的夢想和可能,那樣會不會比現在更快樂一些?遺憾的是昔日的夢想已經離現實漸行漸遠了。
我們何時能夠根據自身的特質、愛好、性格、興趣來選擇自己期待的未來呢?我們的幾位編輯采訪了生涯規劃專家黃天中先生和知名職業規劃師莫華璋先生,與兩位專家共同打造了這期關于職業生涯規劃的專題,希望能給大家一些有益的啟示。其實職業生涯規劃并非僅僅針對還未入職場的學生,很多身在職場的人也可以通過科學的職業規劃,及時地修正自己的職業道路。為職而謀而非為稻粱謀未必會讓你獲得所謂的“成功”,但至少你會更加快樂和積極地面對各種職場挑戰,而不是在麻木與疲憊中虛擲了你的職業生涯。
湯唯算是一個很職業的演員,她很踏實、很有耐心地等待著自己職業生涯的春天。沉寂多年卻從無抱怨,她下定決心要在這份職業里做得久一點,所以她集聚著巨大的能量蓄勢待發。《晚秋》的上映讓我們看到湯唯的職業精神。
本期雜志還向讀者推薦了兩位姐妹藝術家肖魯和肖戈,她們以前衛的藝術和前衛的思想思考人性、愛情、平等……
《會撒嬌,不簡單》看似是個小女子的話題,其實撒嬌也可以很藝術,撒嬌也需要情商足夠高才能做得好。如果你有興趣繼續討論,非常歡迎到我們的博客里互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