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德清
(江蘇省電力公司檢修分公司,江蘇 徐州 221000)
2007年6月,某500 kV變電站擴建2條500 kV線路,調試人員未經值班人員同意,擅自打開運行中的2號主變保護屏測量回路。因表計檔位選擇不對,造成2號主變保護誤動作的重大停電事故。
經調查,在該起保護誤動跳閘事故中所使用的工作票中,內容正確,工作地點明確,運行人員工作許可規范、現場注意事項交代詳細;二次現場安全措施按照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站和發電廠電氣部分)》第10章第8條“在全部或部分帶電的運行屏(柜)上進行工作時,應將檢修設備與運行設備前后以明顯的標志隔開”的規定布置正確、完善,相鄰運行保護屏前、后設置懸掛了紅布幔并放置“運行設備”警示牌,檢修保護屏前、后放置了“在此工作”和“檢修設備”的警示牌。保護誤跳閘原因是調試人員擅自擴大工作范圍,未經許可在運行屏上進行測量工作。
在許可手續齊全、安全措施完善的情況下怎么會發生誤動運行設備行為呢?調查發現,調試人員打開的2號主變保護屏與檢修保護屏相隔5個屏位,由于距離較遠,該屏沒有相應的安全警示措施。在實際工作中,對于距離較遠的運行屏一般不做安全措施。這種方法對于工作地點較少的定期保護校驗工作能滿足安全要求,但對于大型改、擴建項目,尤其是新增、更換保護屏等規模大、工作地點多的工程存在一定隱患。
為加強電力生產現場管理,規范變電二次設備作業現場安全措施的設置,保證人身安全、設備安全和電網安全,2008-06-25江蘇省電力公司頒發了蘇電安〔2008〕994號《變電二次設備作業現場安全措施設置規范》文件。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站和發電廠電氣部分)》“在全部或部分帶電的運行屏(柜)上進行工作時,應將檢修設備與運行設備前后以明顯的標志隔開”的規定,結合電力生產的實際,規定了變電二次設備作業的范圍和紅布幔使用設置要求。
《變電二次設備作業現場安全措施設置規范》的頒發實施意義十分重大。在詳細規定安全措施設置范圍、要點的同時,又圖文并茂地指導運行人員如何去設置安全措施,詳細到一個壓板、一個轉換開關等,不但起到了超強預控作用,而且使安全措施布置有法可依、有據可查。圖1所示即為屏前安措示意。

圖1 鄰近運行屏紅布幔布置
2010-08-16,國家電網“西電東送”和華東電網“北電南供”的某500 kV特大型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改造項目開工。面對工期長、人員多、驗收頻繁、啟動操作復雜等情況,為保證工程改造期間不發生責任事故,在嚴格執行國網公司“安規”和江蘇省電力公司《變電二次設備作業現場安全措施設置規范》規定同時,根據施工特點,結合現場實際,在二次設備安全措施設置方面采用了“二次設備安全措施‘三道防線’設置法”,順利完成了母差、主變、線路、高抗保護屏、測控屏等49面屏的新增、更換、調試工作,該法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評。
紅布幔設置對鄰近運行保護屏起到了非常好的保護作用,有效杜絕了誤動運行設備行為。在嚴格執行《變電二次設備作業現場安全措施設置規范》的同時,為防止調試人員擅自打開距離檢修屏較遠的運行保護屏,將保護室內沒有檢修工作的保護屏前后用0.3 m寬的紅布幔,在距地面1.3 m處(約為保護屏前、后門鎖的高度)用膠帶粘貼,提醒調試人員該保護屏正在工作,切勿碰觸,如圖2所示。

圖2 第1道防線——橫向布幔
現場運行規定要求“運行中的保護屏必須上鎖,且施工人員未經運行人員同意不得擅自打開”。目前,變電站各種類型保護屏前門可以鎖住,而后門均無法上鎖,隨時可以打開。在工作中,曾發現過數次屏后的紅布幔有松動現象,說明不經過運行人員同意擅自打開無工作的保護屏現象依然存在。為徹底杜絕此現象發生,在第1道防線的基礎上,設置了第2道防線——“軟鎖”封門。“軟鎖”即一張注明“運行設備,嚴禁打開”的一次性使用的黃色封條(如圖3)。將封條粘貼在運行保護屏后門的門鎖處。運行人員一旦發現有撕裂現象,立即要求停工查詢,在沒有查出違章人員之前,堅決要求停工。實踐證明,這第2道防線能徹底杜絕調試人員擅自擴大工作范圍、碰觸運行屏的現象。

圖3 第2道防線——“軟鎖”封門示意
綜自改造的特點之一是二次操作非常頻繁,新增、更換保護多,電壓、電流回路錯綜復雜。任何一個出口壓板的漏投、錯投均有可能造成大面積停電事故。為防止發生保護裝置誤操作事故,設置了第3道防線——壓板脫離,即在二次回路有工作時,不但將檢修保護屏至運行保護屏的跳閘出口、失靈出口壓板停用,而且取下并由專人保管。壓板兩端用干燥的紅色布條纏繞(如圖4),并將壓板投、停情況作為交接班重點進行檢查,以保證在工作沒有終結之前始終處于停用狀態。據統計,長達10個月的綜自改造工程中,共停、投壓板1500余次,使用該方法沒有發生一次壓板多投、漏投現象。

圖4 第3道防線——壓板脫離實用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