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偉峰 □劉曉娜 □饒元根(河南省濮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范縣位于河南省東北部,黃河下游北側,東臨臺前,西接濮陽,南鄰黃河與山東鄄城、鄆城相望,北依金堤河與山東莘縣為鄰;地處東經115°21′~115°43′、北緯35°38′~35°55′之間;東西長42km,南北寬20km,總面積560km2。屬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具有“春季干旱多風沙,夏季炎熱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長,冬季干旱少雨雪”四季分明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3.7℃,年極端最高氣溫42.6℃,年極端最低氣溫-19.9℃;年平均日照時數2500-2600 h,無霜期210 d;多年平均降水量552.3mm。
轄城關、濮城、辛莊、楊集、陳莊、白衣閣、王樓、顏村鋪、龍王莊、陸集、張莊、高碼頭等12個鄉鎮。2009年全縣總人口49.67萬人,生產總值642062萬元,人均生產總值19097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9837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15336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26889萬元,一、二、三產業結構比為15.5:64.7:19.8。
供水工程分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工程;以供水目的分為城市工業生活和農業供水工程。地表水工程:主要有彭樓、邢廟、于莊、馬棚、吳老家等5處引黃灌區,設計年引水能力38310萬m3,許可引黃指標27400萬m3/a;金堤河等沿河提水能力263萬m3/a。地下水工程:機電井8428眼,設計供水能力12149萬m3/a,實際供水7730萬m3/a;縣城全為自備井供水系統,供水能力3.70萬m3/d,實際供水349.70萬m3/a。2009年供水量24080萬m3,其中:引黃量20170萬m3,地下水3908萬m3。
根據《河南省水功能區劃報告》,范縣主要涉及黃河流域金堤河一級水功能區2個,即金堤河滑縣范縣開發利用區、金堤河豫魯緩沖區;涉及黃河流域金堤河二級水功能區1個,即金堤河濮陽排污控制區。
2.1.1 降水量及其時空分布特征分析。
據1956-2009年降水資料計算,多年平均降水量552.3 mm,平水年p=50%為543.3 mm,偏枯水年p=75%為418.1 mm,枯水年p=90%為358.0mm。降水空間分布變化較小,受東南季風氣候影響,降水年內、年際變化較大:7-9月3個月降水占全年61%,年內分配不均;最大最小年降水量倍比2.9,豐枯相差較大。
2.1.2 地表水資源量。
采用金堤河濮-范區間1956-2009年天然徑流量成果,用面積比擬法計算得: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2964萬m3,徑流深50.2mm,徑流系數0.09;平水年p=50%為2882萬m3;偏枯水年p=75%為1830萬m3;枯水年p=90%為819萬m3。
2.1.3 地下水資源量。
多年平均降水入滲補給量3893萬m3,地表水體補給量2564萬m3,井灌回歸補給量476萬m3,總補給量6933萬m3;總補給量扣除井灌回歸量后,淺層地下水資源量6457萬m3。
2.1.4 水資源總量。
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2964萬m3,地下水資源量6457萬m3,扣除地表地下重復量,水資源總量8220萬m3,產水模數13.9萬m3/km2,產水系數0.25。2009年地表水資源量3015萬m3,地下水資源量8705萬m3,扣除重復量,水資源總量8769萬m3。
2.2.1 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據2001-2009年《濮陽市水資源公報》等成果分析,多年平均供水22644萬m3,其中:地表水19526萬m3,占86.2%,地表水主要為引黃水量;地下水3118萬m3,占13.8%。農業灌溉19199萬 m3,占 84.8%;工業 2420萬 m3,占 9.2%;生活 1305萬 m3,占 5.8%;其它 47萬 m3,占 0.2%。
2.2.2 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分析。
以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地下水開采率進行分析得: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4745萬m3,利用量1308萬m3,利用率27.6%;地下水資源量10425萬m3,開采量2700萬m3,利用率25.9%;根據《水資源評價導則》利用率<50%為有潛力區,因此,全縣屬有潛力區。
2.2.3 客水資源利用程度分析。
黃河地表水是范縣重要客水資源,全縣平均年引黃量20707萬m3,占許可指標的75.6%,有待進一步加強開發利用黃河地表水。
2.3.1 工程性缺水明顯。
范縣南臨黃河,北靠金堤河,具有優越的外部引水條件,但由于地處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勢平坦,缺乏修建蓄水工程條件,攔蓄容積不足,大部分流出境外,本縣可利用量較少,工程性缺水明顯。
2.3.2 水質性缺水。
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據2009年水利部門資料評價,境內金堤河、濮城干溝等5條河流水質均為劣Ⅴ類,氨氮、總磷、揮發酚、化學需氧量等嚴重超標,失去供水功能。淺層地下水水質較好的淡水僅占全縣一半,其余屬于微咸水和咸水,其中有150km2范圍的苦咸水;地下水受到大量工業排放廢水的污染,可利用優質地下水源減少。
2.3.3 節水力度不夠。
農業灌溉工程不配套,管理粗放,灌溉條件落后,水利用效率很低,2009年農業灌溉總用水量18730萬m3,灌溉面積2.97萬hm2,平均每平方公頃用水量高達6312.0 m3,平均利用系數0.45,與用水定額相比差距較大。工業用水效率也較低,重復利用率僅2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3.4 污水資源化進程緩慢。
污水資源化進程緩慢,污水回收利用甚微。初步估算,現狀村鎮污水排放量約3.00萬m3/d,未經處理和經處理后的污水全部排放到地表水體,造成水資源的巨大浪費,同時也加劇了該地區水環境的惡化。
本次分析以2009年為現狀水平年,以2015年和2020年為規劃水平年,預測全縣水資源供需平衡情況。
3.1.1 社會經濟發展指標預測。
據《范縣城市總體規劃》、《范縣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等資料,預測不同水平年的城鎮居民為 16.5萬、22.5萬人,農村居民為36.0萬、31.8萬人;大小牲畜為49.9萬、55.4萬頭;有效灌溉面積為3.08萬、3.22萬hm2;工業總產值為82.3億、124.5億元;綠地河湖面積達到 3.5km2、4.3km2。
3.1.2 需水量預測。
需水指標包括生活需水、工業需水、農業需水和環境需水等4項指標??紤]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等因素,結合實際,確定各行業需水指標。預測不同水平年的城鎮居民用水為140L/人.d、145 L/人.d,農村居民為70L/人.d、80 L/人.d;大小牲畜均為30 L/頭.d;毛灌定額為3150 m3/hm2、3075 m3/hm2;萬元產值為50 m3/萬元、35m3/萬元;環境為 200m3/km2、220m3/km2。預測不同水平年需水量見表1。

表1 范縣不同水平年需水量預測表 單位:萬m3
全縣按現有供水工程和2015年、2020年前建成投入使用的工程,進行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預測分析。
3.2.1 地表水可供水量。
地表水資源利用率平均27.6%,據范縣水利發展規劃,不同水平年利用率分別提高到30%、33%。引黃量:許可水量27400萬m3/a。
3.2.2 地下水可供水量。
地下水開發利用率平均25.9%,據水利發展規劃,不同水平年利用率分別提高到40%、60%。
3.2.3 中水可利用水量。
據《范縣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年)》,村鎮布局和污水處理位置,2030年前規劃在縣域內建成10座再生水廠,設計總供水規模9.0萬m3/d,主要供給工業用水。
3.2.4 可供水量預測。根據上述可供水量預測,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見表2。

表2 范縣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預測成果表 單位:萬m3
2013年河南豐利石化建成全部投產正常運行,新增其134萬m3/a用水后,不同水平年余缺水量為14612萬m3、18985萬m3。
根據以上分析可得結論:范縣水環境污染問題相當突出,需加強水資源保護與治理,修復水生態環境,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人與環境和諧相處。全縣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具有發展優質工業項目的潛力,實施“以工補農”,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切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