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羅名強
一
這是在伊拉克。因為戰爭,曾經觀者如云的攝影比賽不得不一度中止。2012年,愛好和平的伊拉克人重新舉辦了比賽,來自世界各國的攝影愛好者紛紛報名參加,大賽的主題是“你的伊拉克”,提示參賽者以此為標準上報圖片。
成千上萬張照片懸掛在一個臨時搭建的廣場,雖然簡陋,卻掩蓋不了人們的熱情,人們仔細地欣賞著每一張照片:
荷槍實彈的美國大兵高度緊張,警惕地關注著四周,背景是一群行走的婦女,神情顯得愈發的緊張;
殘酷的戰爭像一臺機器,收割著人的生命,一張照片上,左邊是平民,右邊是軍人,空曠的大地上,沒有任何生命,只有兩排尸體,讓人窒息;
轟炸過后的城市千瘡百孔,滿目瘡痍,遠角鏡頭上,看不到完整的居所,格外蒼涼,令人倍加絕望;
一個伊拉克老媽媽,跪在地上號啕大哭,邊上是她的三個兒子,都在戰爭中失去了生命:
有一個小女孩,眼睛很美,她半蹲著,懷里抱著一只小綿羊,讓人傷心的是,戰爭不僅僅只涉及到人類,在她清澈的臉龐上,有淚珠滑落……
死亡、傷痛、淚水、絕望……是的,這就是伊拉克,戰火彌漫的伊拉克,一張張照片,真實記錄了殘酷的戰爭,滿眼望去,是一面傷心的墻。
人們都在低聲哭泣,回憶著過往的傷痛,現場的氛圍,十分凄涼。
二
可是,就在這些傷感的照片當中,有這么一組照片,格外醒目。原因無它,只因這組照片中,你看到的,是一個平常的伊拉克。
一名老人正蹲在堆滿書的書店中翻閱,平靜而緩慢;
母親帶著孩子在“人力摩天輪”上嬉戲,翻轉中搶拍到的照片,是兩人的笑臉;
近景,穆太奈比大街上的咖啡館里擺放著一杯誘人的飲料;遠處,人們坐在桌旁談天,像極了某個度假勝地的下午茶;
其樂融融的一家人在露天市場上饒有興致地閑逛,父親拿著雜志,母親提著菜籃,孩子的小手,拉著母親的衣角,嘴邊,冰淇淋正在融化;
太陽從一棵棕櫚樹后面升起,給樹籠罩上一層光暈,多么美好的早晨;
還有景色宜人的瀑布、如血的殘陽、底格里斯河美麗的河水、鳥和老房子……
鏡頭里沒有士兵、鮮血、斷壁殘垣,而是安詳的老人、寧靜的街道……簡單得不值一提,普通得沒有任何吸引,都是些小事情、小畫面,卻道出一個不同的伊拉克,一個陽光的、健康的伊拉克。
比賽最終揭曉,獲得冠軍的,正是這組圖片。
三
8歲的哈希姆是個普通的伊拉克男孩,有著當地人典型的棕黃色皮膚,稚嫩的臉上架著一副金邊眼鏡。這個小家伙的特殊之處,在于他的脖子上總是掛著個大相機,而且隨時會將手中的鏡頭對準街邊一處尋常景象,清脆地按下快門,認真的神情中流露出些許少年老成的味道。
2003年戰爭爆發的時候,他還沒有出生,當他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滿眼便是硝煙彌漫的戰爭。父母抱著他整天四處躲藏,逃避炸彈,尋找食物。
4歲的時候,調皮的哈希姆趴在窗前向外張望,突然,他發現不遠處有一群正在行進中的士兵,就好奇地指給父親看。父親加茲拉開玩笑地說:“你把這個場景用相機拍下來吧。”隨即,他遞給兒子一臺相機,并教他如何安裝膠卷。就這樣,在父親手把手的指導下,哈希姆開始透過窗戶拍攝巴格達的街景和從街上走過的人們。
此后,哈希姆每天會花上幾個小時拍照,樂此不疲。他還特別好學,經常問父親一些攝影方面的知識,比如,要拍攝好照片,該如何尋找最合適的角度?等等。
只是,他卻那么與眾不同,當別的攝影愛好者在追逐生命、戰爭、災難這些宏大的主題時,哈希姆卻只愛關注身邊的小事情。隔壁的鄰居、偶爾開過的汽車、飛舞的蜜蜂……這些微不足道的畫面,都進入了他的鏡頭。
最終,哈希姆用一雙清澈、童真的眼睛,展現出戰爭以外伊拉克人的生活,用溫馨平凡的畫面表達了伊拉克人努力生活的不屈精神。評委會給他的頒獎詞里說道:我們應該關注的,遠不止是戰爭、受傷的伊拉克,因為有哈希姆,才讓我們不在回憶中一直哭泣,稚嫩的鏡頭下,平凡的日子,溫暖了整個巴格達。
劉大偉摘自《知識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