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蕭迪
在中國,一提到奧運冠軍,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其次就是豐厚的獎金。不過,英國的運動員們就沒有這么好的待遇了,據英國媒體日前報道,英國奧委會宣布,對于今年在倫敦奧運會上贏得金牌的運動員,他們不會給予現金獎勵。
拿了金牌也沒有獎金
獎金對于運動員來說自然是激發拼搏精神的“興奮劑”,奧運會東道主自然希望在家門口取得更好的成績,但英國奧委會卻宣布,不會給在倫敦奧運會取得金牌的英國運動員任何現金獎勵。英國政府也表達了相同的態度。英國奧委會一位發言人說:“我們不會用金錢去激勵運動員登上領獎臺,而是用為國家而戰的榮譽。英國的運動員們需要有著對運動的熱愛和執著,代表自己的國家站上世界最偉大的體育舞臺奧運會,這份榮譽才是最重要的?!?/p>
不過,據《每日電訊報》透露,倫敦奧組委與皇家郵政簽訂了一份商業合同,這份協議授權皇家郵政可以把部分獲獎運動員的形象印在郵票上,在奧運會舉辦期間發行。這部分運動員可以獲得大約1萬英鎊的“代言費”。
獎牌大國英國最摳門
不給獲獎運動員發獎金已經成為了英國的傳統,在4年前的北京奧運會上奪牌的運動員也沒有得到獎勵。據《泰晤士報》統計,所有在北京奧運會上有金牌進賬的歐洲國家當中,意大利在獎金榜上排名第一,每個意大利奧運冠軍能獲得11.6萬英鎊獎金,俄羅斯其次,8.6萬英鎊,法國第三,4.1萬英鎊,中國當時給每位冠軍的獎勵是3.4萬英鎊,排名第四。而那些基本和金牌不沾邊的國家更大方,許諾的奪冠獎金更高。北京奧運會時,新加坡曾宣布,贏得金牌的運動員可以獲得50萬英鎊的獎金,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對金牌運動員的獎勵額也都超過20萬英鎊。
實際上不光是奧運會,像游泳世錦賽這樣的頂級賽事,英國運動員在獲獎后也沒有獎金。作為歷屆獎牌榜排名靠前的體育強國,英國可以說是在主要的金牌大國中最吝嗇的。
鏈接:
中國歷屆奧運冠軍獲得的國家獎勵
1984年洛杉磯6000元
1988年漢城1.5萬元
1992年巴塞羅那8萬元
1996年亞特蘭大8萬元
2000年悉尼15萬元
2004年雅典20萬元
2008年北京35萬元
多國公布獎勵政策,比利時前八名都獎
倫敦奧運會的獎金之戰已經打響,與英國不同,在已公布獎勵政策的國家中,大多數國家依然選擇用現金激勵運動員,一些國家的獎勵金額甚至比北京奧運會時還有提升。
今年2月,普京簽署法令,許諾為在倫敦奧運會上奪金的俄羅斯運動員給予10萬歐元獎勵,銀牌和銅牌分別為6.25萬和4.25萬歐元,與北京奧運會時相當。維持不變的還有比利時,他們對前八名運動員都有獎勵,金、銀、銅牌得主將分別獎勵5萬、3萬和2萬歐元,第四名也有1萬歐元,五至八名則均獎勵5000歐元。
而韓國政府為了鼓勵運動員在倫敦奧運會上取得更好成績,表示將在北京奧運會的獎勵基礎上再提高獎金。在北京奧運會奪金的韓國運動員獎金折合人民幣28萬元,是雅典奧運會的兩倍。
摘自《華西都市報》2012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