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扎爾西瓦原是的黎波里大學音樂系一名大三學生。如果不發生內戰,再有一年,扎爾西瓦就要大學畢業了。他和他的好朋友比亞里早就商量好了,畢業后,就到他們的家鄉蘇爾特一所中學去當一名音樂老師,他們決心用音樂來向孩子們傳遞溫暖和愛、傳遞和平和友誼。
利比亞內戰爆發后,一切都發生了改變。扎爾西瓦告別了大學,拿起了槍,參加了推翻卡扎菲現政權的反對派武裝。而比亞里參加了卡扎菲領導的軍隊。隨后,倆人就失去了聯系。
戰斗打響后,卡扎菲領導的軍隊節節敗退,退縮到了他的家鄉蘇爾特,龜縮在幾棟樓房里做最后的抵抗。
扎爾西瓦還是穿著在校時的西服,如果他手里沒有端著AK-47沖鋒槍,一點也看不出他是個軍人了。與其他戰士不同的是,他肩上還背著一把吉它。
扎爾西瓦與幾個戰士隱蔽在一幢建筑物后面,不時向對方隱藏的建筑物猛烈掃射。對方也毫不示弱地進行瘋狂反擊。扎爾西瓦身邊有幾個戰士受傷了,他槍里的子彈打光了。情況驟變,如果對方發現他們沒有子彈了,一定會馬上發起沖鋒。
情況十分危急,扎爾西瓦心里頓時緊張起來。慌亂中,他摸到肩上那把吉它。那一刻,他的心頓時變得柔軟起來。他撫摸著這把吉它,不禁思緒萬千。他曾經和比亞里立下誓言,要用美妙的音樂來歌頌生活、歌頌愛。但是,他現在卻用槍聲代替了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想到這里,他輕輕撫摸著琴弦,琴弦被撥動了,發出一聲悅耳的弦音。他情不自禁地彈奏起自己最心愛的樂曲《我美麗的家鄉》。
傾刻間,這美妙地音樂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響起。突然,扎爾西瓦停下了撥動琴弦的手指,屏氣凝神,側耳細聽。他依稀聽到在激烈地槍炮聲中,天空中,也傳出了這首《我美麗的家鄉》琴聲。聽著聽著,扎爾西瓦不知不覺已是熱淚盈眶,他喃喃地說道,是比亞里!是比亞里在彈奏。
戰爭,讓他們倆個好朋友分道揚鏕;戰爭,又讓他倆在這烽火連天的戰場上相逢。他們不能相見、不能擁抱、不能傾訴,只能向對方射出一串串憤怒的子彈。然而,是音樂,使他們在戰火紛飛的蘇爾特上空相逢。
那一刻,扎爾西瓦似乎忘記了這是戰場的前線,他仿佛置身于學校演出的舞臺上、置身于教授學生的課堂上,他盡情地彈奏著這優美弦律……
不知不覺,槍炮聲漸漸地變得稀疏起來,天空中久久地回蕩著這首美妙的琴聲。這琴聲,如泣如訴,如怨如哀,在硝煙彌漫的蘇爾特上空傳出很遠、很遠……
老九摘自《山東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