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濤
江西新瑞豐生化有限公司,江西新干 331307
赤霉酸是通過一種黑曲霉發酵培養代謝得到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被分離、鑒定和命名的一共有116種。其中在農業中應用最廣泛的就是GA3(注:本文所寫赤霉酸就是指GA3),在我國農業生產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赤霉酸具有非常高的植物調節活性,對各種農作物的生長和發育都有很明顯的調節作用。在北方,赤霉酸主要應用于葡萄、紅棗、山楂、油桃等經濟作物上,在花期噴灑一定濃度赤霉酸溶液可以有效提高果樹的坐果率,促進果實生長發育,果樹產量提高20%~30%左右。在南方,赤霉酸主要應用于雜交水稻制種上,調節水稻父母本在同一時間開花,使母本授粉率大幅提高,進一步提高了雜交水稻種子的產量,降低了種子的生產成本,為農民減輕了負擔。
發酵過程中,由于是好氧發酵培養,菌體的生長和代謝需要一定量的氧氣,這個時候發酵培養液中溶解氧的多少直接影響了菌體的代謝和生長。生產的不同階段,菌體的生長和代謝在不同時間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對氧氣的需求量也有著很大不同。其中影響溶解氧的因素很多,包括通氣量、攪拌轉速、溫度、壓力等。本文僅通過對發酵生產過程溶氧的測定,初步確定了赤霉酸發酵過程分階段控制的較適無菌空氣通氣量,在生產過程中應用后有效節約了大量無菌空氣的輸出,減少了電能的消耗。
60m3通用式發酵罐。外盤管加六組內蛇管換熱器,攪拌底層為六平葉渦輪攪拌,上三層為四寬葉葉輪漿攪拌。轉速160r/min,功率155kW,電流140A。孔板流量計,溶氧電極。
種子液經過二級發酵擴大培養好接入60m3發酵罐進行發酵培養。接后體積控制在45m3,培養溫度28℃,攪拌轉速160r/min,罐壓0.025MPa~0.03MPa,通氣量按對照42m3/min進行試驗考查溶解氧的變化情況。
溫度、DO值由微機在線收集。
溶氧:通過溶氧電極由計算機在線收集檢測
通氣量:通過孔板流量計由計算機在線收集檢測。
赤霉素發酵過程分3個階段:
前期:菌體的對數生長期,菌體大量繁殖。
中期:菌體繁殖和衰亡保持平衡,合成大量赤霉素。
后期:菌體代謝減慢直至大量衰亡,合成赤霉素逐步減少。
根據發酵培養條件進行發酵培養,收集過程中DO值如下:
接種后,隨著菌絲的不斷生長繁殖,DO值逐漸下降,在80h左右達到最低值15%的最低點,然后逐漸緩慢回升。在每次補料和補糖時出現一個較低谷;

由圖1可以看出,發酵過程中DO變化如以下特點:
1)0h~20h,因菌絲總量較少,呼吸強度低,DO仍在70%以上的相對較高水平;
2)20h~40h,菌絲進一步繁殖并接近基本濃度,菌體代謝旺盛,且此期間第一次補料,DO急速下降到50%左右;
3)40h~120h,菌體達到并維持基本濃度,代謝旺盛,DO處在發酵全程最低段;
4)120h~放罐前12h,代謝有所減弱,DO逐漸升高到80%以上;
5)放罐前,菌絲鏡檢變細變短,染色后著色淺,效價增長減緩,菌濃有所下降。
由于發酵過程中攪拌轉速是恒定的,所以DO的變化主要與通氣量有關。根據DO變化曲線,我們選擇將最低DO控制在20%、25%、30%以上分別進行試驗,結果如下表:

放罐效價 放罐體積 放罐總億 發酵指數對照 100 100 100 100 DO30%以上試驗 98 103 102 102 DO25%以上試驗 97 104 101 100 DO20%以上試驗 97 103 98 98
從上表可以看出:將DO控制在30%以上時,放罐效價略低,但發酵總億和發酵指數略有提高。綜合經濟效益考慮,流量分階段控制標準如下:
1)0h~20h,20m3/min ;
2)20h~40h,30m3/min ;
3)40h~120h,42m3/min ;
4)120h~放罐,30m3/min;
經過30罐披發酵驗證和綜合設計,在放罐效價相當(99%)的情況下,放罐體積較對照增加約1.9m3,有效提高了設備的裝料系數,大大節約了電力消耗。
赤霉素發酵過程中,無菌空氣的輸入需要大量的電能,電力成本約占發酵生產成本的30%~40%。本研究通過對通氣量和溶解氧的分析,在不影響整個發酵生產效率的前提下,根據微生物發酵的特點,通過調節發酵不同階段通氣量的大小,滿足菌體生長代謝對氧氣的基本需求。制定了上述的通氣量優化方案,在近二年的對照生產中,我們制定的這套通氣量方案,在實際生產中,赤霉酸的產能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相反,由于整個發酵過程中總的通氣量的降低,用于輸送無菌空氣的空壓機的使用次數和強度有著明顯的下降,有效節約了大量的電能,發酵成本得到近一步的控制,每年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效益。但影響溶解氧的因素非常復雜,本文僅對通氣量進行了考察,其它如攪拌功率、基質濃度、溫度、pH值等的影響尚待進一步探討。
[1]王成迎,石永芝.泰樂菌素發酵中通氣量與DO的分析控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05,17(3):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