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2011-2012資源科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主辦。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長劉紀遠主持了研討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名譽理事長石玉林院士、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副理事長張福鎖、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副部長劉興平出席會議。學會在京常務理事、理事、資源類期刊編輯部主任、資源學界的專家學者7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
學會秘書長沈鐳介紹了2011-2012資源科學學科發展研究項目的進展情況,重點作了資源科學學科進展綜合報告。
夏軍教授、董鎖成研究員、王介勇博士、薛靜靜博士、呂曉嵐博士、黃耀歡博士、張彩霞博士、董德坤博士分別針對水資源學、資源經濟學、土地資源學、能源資源學、礦產資源學、資源信息學、資源生態學、資源管理學研究進展情況作了報告,這些報告重點展示了近幾年來本學科領域的研究動態、前沿性成果,展望學科發展前景,提出學科發展戰略。
石玉林院士指出,資源的全球化,要求我們的資源學科研究必須在國際上占有地位,要召開自然資源學科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要加強資源工程化方面的研究。與會專家就資源學科發展以及各個專題的研究報告展開了深入研討。
學會理事長劉紀遠在總結講話中指出,為了推動學科發展和科技自主創新,中國科協從2002年開始組織編制年度《學科發展藍皮書》。
自2006年起,中國科協將《學科發展藍皮書》編制工作進一步拓展為學科發展進展研究及發布活動,資源科學被納入2006年度全國首批30個學科發展研究之一。
開展資源學科發展研究,是推動資源學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劉紀遠理事長要求在撰寫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學科定位,要結合“十二五規劃綱要”對資源科學提出的要求,加強新形勢、新需求方面的內容;要在廣泛閱讀有關資源學科的國內外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凝練資源學科近年來的新進展、新成果、新方法以及熱點問題等;要拓展視野。一方面要關注國際上在資源科學領域內取得的重大研究進展,另一方面要關注國內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學會要逐步建立文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