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東
(濟南港華燃氣有限公司 山東 濟南 250014)
據調查,空調負荷對城市電網負荷的影響非常大,這也催生了燃氣空調的使用。但是目前燃氣空調的使用情況不盡如人意,鑒于燃氣空調本身的優勢,應該對其使用進行大力推廣。
先來看一張電量消耗圖(圖1)。

圖1 2002年—2011年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售電量及增長率情況

圖2 2007年—2011年濟南東部燃氣消耗量情況
從圖中可以看出,電量消耗持續增長,對用于發電的煤炭消耗量也越來越大,這與國家提出的能源節約和清潔能源的使用方針不符。特別是每年的6月—8月,電量負荷最高。2012年7月25日,山東電網負荷達到4986.9萬千瓦,濟南地區電網負荷達到404.6萬千瓦,均達到歷史新高,這對于電網負荷的壓力是巨大的。而這其中空調用電量占總量的60%以上,特別是大型建筑物的中央空調用電占30%以上。
再看一張燃氣消耗量圖(圖2)。
從圖中可以看出,濟南市每年6月—8月燃氣用量僅占全年用量的17%左右,與電力消耗量呈現一個高峰一個低谷的明顯對比。夏季電力負荷嚴重超標,而燃氣資源又大量閑置,因此在夏季增加燃氣的售氣量有巨大意義,不僅能減輕電網負擔,又能給燃氣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可謂一舉兩得。
將“電力高峰”轉移到“燃氣低谷”,這一思想的產物——燃氣空調,在中國已經應用了10年。但時至今日,濟南所使用的燃氣空調數量依舊很少,遠低于其他發達城市,這與濟南的省會城市地位也極其不符,與韓國、日本的90%覆蓋率更是無法相比。
濟南為冬冷夏熱地區,尤其作為“四大火爐”之一,夏季尤為炎熱,采暖期達150天,制冷期達120天,冬季采暖用燃氣量較多,夏季制冷用燃氣量較少,造成了供氣的不平衡,給燃氣企業增加了運營成本。因此,夏季燃氣空調的推廣使用,是促進燃氣企業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
我們常說的燃氣空調主要指燃氣直燃機,以溴化鋰和水為冷媒,以燃料或廢熱為能源。由于燃氣空調以燃料直接制冷,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1 電空調能源總效率約52%,二氧化碳排放0.68kg/kWh。中國燃煤火力發電效率為13%,電器空調本體效率為400%,則總效率為 400%×13%=52%,每kwh制冷量排放CO2約0.68kg;
3.2 燃氣空調總效率約112%,二氧化碳排放量約0.15kg/kWh。中國天然氣開采輸送效率約82%,燃氣空調本體效率約136%,總效率為 82%×136%=112%,每 kWh制冷量排放 CO2約0.15kg;
(一)社會熱點事件。由于某一事件成為人們關注的社會熱點,因而人們制造出許多與之相關的詞語并在網絡交流中廣泛運用。如:
3.3 電空調投資:每kWh制冷量約1650元(按3500kW機組),電空調主體650元,鍋爐及相關設施400元,高低壓配電設備等約600元。燃氣空調投資,每kWh制冷量約1120元(按3500kW機組),一機三用不需要其他設備;
3.4 機械運動部件少,運行穩定性高,維護、維修費用低,使用壽命長,可達20年,而電空調壽命只有10年—15年;
3.5 運行操作簡便,能實現自動化監控,及時排除故障及故障隱患;機組占地面積小,減少基建投資;負荷降低時,效率變化小,機組越大,節能越顯著;安裝要求比電力制冷機組低,施工簡便;
3.6 電力制冷系統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系統的維護費用和維修工作量將逐漸增加,同時,氟利昂作為制冷劑也需要按時補充。因此,直燃機的維護費用比電制冷機有其明顯的優勢,一般電制冷機的維修成本大于設備成本,而直燃機的維修成本只占設備總成本的10%。
燃氣空調“叫好不叫座”,制約其推廣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幾個方面:
4.1 設備價格高,初始投資大,小企業難以承受;
4.2 習慣問題,很多設計師在設計大樓圖紙時直接選用電空調,觀念上的固性,造成了燃氣空調使用的困難;
4.4 對于商業用戶,特別是經營周期短的商業客戶,顯現不出燃氣空調的優點。
使燃氣空調的推廣逐步落實,減少其制約條件,將燃氣空調的優勢充分發揮需要政府、燃氣企業和燃氣空調廠家三方面共同解決。
5.1 政府方面
政府應制定適合于推廣燃氣空調的新能源政策;制定新的建筑節能標準,使建筑物在設計時就考慮燃氣空調;針對燃氣空調的特點制定新的空調生產標準。政策上,可以通過貼補利息甚至是無息貸款以及減免稅收等方法鼓勵購買使用燃氣空調,并在一些標志性的大型建筑物中使用燃氣空調起到示范作用。
5.2 燃氣企業方面
燃氣企業應和廠家攜手,共同推廣燃氣空調。燃氣企業可以在發展客戶的第一時間優先推薦使用燃氣空調,不論客戶接不接受,都可以讓更多的用戶了解知道燃氣空調的存在。對有意向使用燃氣空調的客戶,可以實行季節性用氣價格調整,鼓勵更季燃氣消費,或者在工程費用方面給予優惠。對現有建筑物空調使用情況進行摸底,主動出擊聯系客戶。同時可以和燃氣空調廠家聯系,在價格上優惠,使燃氣空調在經濟方面更具有競爭性。
5.3 燃氣空調廠家
加大宣傳力度,增加廣告投入,力爭讓更多的用戶知道并了解燃氣空調的高效率。通過技術創新,優化產品性價比,降低生產成本。針對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研發多種產品,提高市場適應力。與燃氣企業合作,共同銷售,減少銷售環節,降低成本。
只有政府、燃氣企業和燃氣空調廠家三方面聯合起來,共同推廣燃氣空調,才能發揮燃氣空調的各種優勢,形成城市、客戶和企業三贏的局面。
[1]錢必華.采用燃氣空調緩解電力負荷的若干思考[J].暖通空調,2004.
[2]張躍,燃氣空調是中國空調發展方向[J].城市煤氣,2000.
[3]山東電力集團網站,發布.售電量及增長率情況,2002-2011[Z]..
[4]遠大集團網站.非電空調與電空調的比較[OL].
[5]曾進.深圳燃氣空調發展[R].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