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敏 王 霞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 山東 濰坊 261041)
隨著市場的發展,固網用戶數的萎縮,濰坊本地PSTN網絡利用率在不斷下降。同時按照公司的發展規劃,網絡瘦身已經持續進行了多年,用戶接入側的網絡利用率已經達到85%以上。
濰坊本地網核心交換網絡層,濰坊本地網匯接局正在進行網絡的瘦身,匯接局由目前的4個縮減為2個,匯接局到端局的中繼數量由3374個2M縮減到1520個2M,縮減了54.9%。網絡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另外,濰坊本地網端局交換機的核心設備存在網絡利用率低,同時,該部分設備因在網時間長、設備老化嚴重、故障率高、部分廠家技術支持不到位、功耗大耗電多等諸多客觀的原因,因此本地PSTN網絡的調整及優化需要解決。

濰坊本地網網絡層次如下圖:
匯接局層是濰坊本地網的核心,承擔著濰坊本地話務的轉接及長途話務的出口,同時完成固網用戶的計費及智能業務的實現。
端局是濰坊本地PSTN網絡的接入設備,涵蓋濰坊14個縣市區分公司,提供用戶的接入及傳統的程控功能。端局包含核心設備和接入設備:核心設備提供本端局交換機的控制、接續、交換及用戶程控交換功能的實現,接入設備提供用戶的接入功能。
目前,濰坊本地網端局共38臺,機型包含上海貝爾S1240、西門子EWSD、華為C&C08和朗訊5ESS四種機型,該部分設備入網時間長,設備集成度低,特別是上海貝爾設備,由于設計是按照全分散方式設計,功耗大。西門子設備在設備演進過程中集成度逐漸增強,設備的端口耗電系數也持續的減少。
匯接局由原來的4臺交換機調整為2臺及端局接入層面的網絡瘦身后,端局核心設備的中繼接口模塊的利用率是最低的,下面以某EWSD端局的中繼接口的利用情況為例,說明目前EWSD端局核心設備的利用情況:

當前使用的中繼接口(2M) 當前未用的中繼接口(2M)接用戶 局間中繼 接用戶 局間中繼462 173 134 235
從上表可以看出,目前該端局的中繼端口的利用率為63.25%。若按照中繼端口可利用率控制在85%的話,可以下電255個中繼端口,下電率為25%。對全市本地網端局交換機進行統計,中繼端口利用率基本一致。另外,該端局的核心設備中的交換單元也可以有25%的設備可以下電。
濰坊本地網端局設備的交換機型主要有上海貝爾S1240、西門子EWSD、華為C&C08和朗訊5ESS,朗訊設備的端局已經被列入了2011年PSTN網退網的端局,因此不對該機型的進行分析。
西門子交換機由于早期建網的設備集成度低板卡數量多,相對端口耗電量比較大,因此首先要對集成度低的設備進行下電。把在網的低集成度的板卡調整出來,充分利用集成度高的板卡,以降低端口耗電系數。由于西門子交換機中繼模塊是積木式搭建,當退網達到252個中繼端口時,其交換單元也可以對部分設備進行下電。目前該局交換機LTG硬件有多種類型:每個機架包括4個LTG的LTGB和LTGC,每個機架包括兩個LTG的LTGD,每個機架包括五個LTG的LTGF,以及高集成度的LTGG、LTGM和LTGN。為了提高中繼端口利用率,節能降耗,計劃把冗余的中繼端口下電。設備下電的原則是:保留集成度高的設備,確保整個LTG單元下電。
華為交換機端局根據硬件版本的不同又分為32模交換機和128模交換機。該交換機機型實行分散控制模式,交換單元和中繼接口是按照積木式搭建,中繼端口下電可以通過中繼電路調整后整模塊下電。
上海貝爾設備是按照全分散控制方式進行設計的,并且設備集成度低,板卡功耗大,端口耗電系數最高。由于該機型交換機的每塊板卡既做為接口,又提供網絡功能,因此,中繼接口板下電必須通過交換機OFFLINE進行縮網。所以,此種機型冗余下電難度較大,可操作性差。
經過一個月的調整,市區及部分區縣公司的EWSD交換機的端口調整已經完成,共調整LTG端口498個,單個LTG平均電流2.6A,經過測算,調整完成后的8臺EWSD交換機每年可為公司節約電費60余萬元(不包含配套設備)。
目前,傳統的PSTN電話網絡逐步被下一代NGN網絡所替代,并且這種替代的速度還在提高,這樣就要求我們維護部門及時跟進網絡的演進和調整,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對現有傳統PSTN網絡進行瘦身,優化網絡,縮減在網設備數量,節能降耗,從而實現集團提出的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