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全忠

意識到要改變,是在上大三的時候,多次威脅要斷他生活費的后爸終于兌現了他的諾言。從此,他必須自己去掙口糧。
有一次,他在圖書館里發現有人拿了一本陳文燈的數學考研書,整個市面上都沒有。他靈機一動,賣這本書好了。他迅速給出版社打電話,問這本書批發能給幾折,出版社說可以給6.1折,那么自己可以賣7.1折,49元一本,每本賺4.9元。
他抱著幾本書挨個敲宿舍門,結果第一個宿舍大部分人都買了。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他逐個敲后面的宿舍,結果7天掙了4000元。
第一次突破,他發現,原來改變自己并沒有想象中困難。以前,他都是低著頭默默無聞地走過校園,現在抬起頭來,在路上不斷有人主動和他打招呼。這種感覺真好。
更大的困難還在后面,畢業了,班上同學中有門路的、有才華的或者是有背景的,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他輾轉好幾個公司,不斷地試用,最后終于在一家證券公司穩定下來。對他來說,這算是一份理想的工作。至少,他可以每天經營自己的微博,和形形色色的人群探討自己對互聯網趨勢的分析。他獨特的思考觀點引來了不少人關注,包括一些證券公司的老總、互聯網企業的巨頭。
美中不足的是,公司的薪水不足以支撐他在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就拿房租來說吧,一年之內,就漲了三次。最后一次,房東直接漲了1500元。他一氣之下,在微博上發了一條求收留的消息。這也不失為一種有創意的解決居住問題的方式。他寫在微博上的計劃是:后天把房子退了,把行李放朋友家。每晚換一個朋友家的客廳,和他喝點酒聊聊天,這樣既解決了睡覺問題,還增加了和朋友們的接觸,增進了感情。
這只是一個異想天開的計劃,沒想到微博發出去的當天晚上,有四五十個人回復他:“來我這兒住吧。”這些人中,有人要提供兩個月,有人要提供幾天,全部加起來已經一年了。
房子的事情就這樣解決了,這件事情還上了當天的晚報。
如果房子問題都可以這樣解決,還有其他事情不能想辦法解決的嗎?他靈機一動,咖啡館或許也可以這樣開。他把咖啡館命名為“3W”。這家咖啡館不僅僅是為了喝咖啡,更是為了讓互聯網圈子里的人有一個展示、聚會、培訓、商務宴請的場所。
他拿著創業計劃書,邀請了微博上認識的一大批企業界、投資界的重要人士作為股東加盟,沒有人拒絕,包括沈南鵬、徐小平、薛蠻子、王嘯、倪正東、許怡然等,雪球越滾越大,最后光股東就有100多位。每人幾萬元就解決了啟動資本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解決了咖啡館客源從哪兒來的問題。
3W咖啡的這位發起人叫許單單。他創業成功了,和現在的年輕人交流,談到在大城市的不易和創業的種種困難,許單單常常會輕輕地打斷他們,你們走上社會的這些困難我都遇到過,在我看來,人生最大的困難不是一窮二白,而是自我局限。認為生活改變不了,自己只有那點能量,家里沒有背景,創業沒有資金……你從來沒有試過、暢想過生活的另一種可能,你從來沒有突破過自己,打破常人已有的思維,你能說,擺在你面前的都是困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