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全忠

四年前的那個冬天,在俞翠萍的記憶中異常寒冷。
由于生意不景氣,老板決定裁員,領完一筆補償,她再也不能走進這家核桃加工貿易公司的大門了。在過去的十年里,俞翠萍做到了這家公司的銷售主管。說實話,她很喜歡這份工作。
到下面的各個鄉鎮去收購核桃,那些種核桃的人家沒有不喜歡她的,因為她做事公道、實誠,別看俞翠萍個頭大,但心很軟,種植戶或者同事有困難,她知道了,從不會袖手旁觀。
下崗后的半年內,家里就靠丈夫在當地礦務局一個月兩三百元的收入生活,日子捉襟見肘。幸好俞翠萍窮日子也不是沒過過,她從不講究穿著,越樸實,心里也就越踏實。沒多少錢了,買菜時,就揀便宜點的買。
苦日子過了半年,沒想到天上就有一個餡餅砸了下來,沒砸著別人,就沖她而來。以前工作時打過交道的一家客戶——天津土產公司,在她的賬戶上預先打了100萬元,讓她火速收購一批核桃。這批核桃是日本的一位大客戶要采購的,而且日期比往常提前了四個月。貨源緊缺,在要找一個可靠的人來辦這件事時,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俞翠萍。
對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俞翠萍絲毫不敢怠慢。她跑了十個鄉鎮。
因為俞翠萍出的價高,核桃戶都樂意把最好的核桃賣給她。買賣很順利,但賺的錢卻不多。俞翠萍以高于市場價收購,再按談好的價錢賣給天津土產公司,本來一公斤賺三毛錢不成問題,她卻只賺了不到一毛錢。
跟她一起下崗的姐妹覺得,預付款的生意,應該多賺點,賺得這么少,真是個傻大姐。俞翠萍卻樂呵呵地覺得,生意做成了,大家都能賺點就行。我錢賺得少點,但人氣沒少賺啊。
人氣在生意場上也是一個很寶貴的東西。因為高價,當地老百姓都愿意把最好的核桃留給她;因為質量好,天津土產公司愿意長期與她合作,繼100萬元之后,又不斷把款打了過來。四個月時間,俞翠萍一共給天津土產公司收購了四百多噸核桃,賺了十幾萬元。她也因此有了本錢開自己的公司加工核桃。
即使當了老板,俞翠萍依然沒有一點兒架子,還是大家心目中的傻大姐。金融風暴肆虐的時候,核桃價格大幅跳水。別的銷售商要么壓價收購,要么對質量次點的一概不收,因為歐美進口的核桃原料一樣便宜,同樣的價格可以收到更好的。俞翠萍每年照例去周邊村子收購的時候,看到那些賣不出去的核桃,都是快淘汰的老化品種,按理說,不該收。可好多村民就靠這個過年啊,她心一軟,又做了一件大家眼中的傻事,把這些次一點兒的核桃全部收了,然后加工成飲料。并投資800萬元,建立了標準化示范基地,引導當地進行核桃嫁接,改成優良品種。
心軟,有時候并不是缺心眼兒,只是將心比心,大家過日子都不容易,以我的心軟換你的信任。2011年美國核桃價格突然抬頭,過去三年里,很多一直依賴國外便宜進口原料的廠家馬上遇到貨源緊缺的問題,發展受阻,俞翠萍卻有著穩定的貨源。誰說心軟的人不會做生意,誰說心軟的人只會做虧本生意呢!幾年后,俞翠萍的公司銷售額爆發性增長,2011年突破5億元,她成為長江以北核桃貿易加工第一人。現在,她的核桃不僅占領了國內北方大部分市場,還賣到全世界36個國家。
心硬的人靠手段走世界,手段用得多了,人心卻慢慢散了,冷了;心軟的人靠同理心走世界,以一寸光換一寸光,以一分溫熱換一分溫熱,以此換來的世界,越走越寬廣,越走越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