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火焰

朱自清先生的夫人陳竹隱去世7年后,他們的兒女們在搬家時發現了一個精致的上了鎖的小銅箱,撬開小銅箱后,發現里面收藏的是一大沓書信,他們數了數,整整75封。這是朱自清先生從認識陳竹隱到他去世前寫給陳竹隱的信。這75封書信向世人展示了一代文學大師的愛情歷程,讓我們透過那些樸實的真情文字,認識了陳竹隱這位默默無聞相夫教子的優秀女子,讀出了他們平凡而又偉大的愛。
陳竹隱不是朱自清先生的元配妻子,朱自清先生的元配妻子武仲謙病逝三年后,經朋友介紹他才和陳竹隱相識,陳竹隱一下子愛上了朱自清這個溫文爾雅文質彬彬的戴眼鏡的男人,當時有好心人勸她:“你可得想清楚啊,他一個窮教書的,已有6個孩子,最小的女兒還在襁褓中,你嫁過去后擔子會很重的,再說,繼母不好當啊!”
陳竹隱說:“這些我都考慮過了,先生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她毅然嫁給了朱自清先生,就這樣一個二十幾歲的青春少女,還沒來得及享受情侶間卿卿我我的浪漫與溫馨,就成了6個孩子的母親,承擔起了妻子和母親的雙重責任。
他們從戀愛到結婚,沒有花前月下的牽手散步;沒有海誓山盟的甜言蜜語;沒有99朵玫瑰的浪漫時尚;沒有豪宅金錢的炫耀滿足……他們的愛都傾注在了日常瑣碎的生活中,傾注在了幾十年的默默堅守中,那75封書信見證了他們的愛情。不讀書信的內容,僅僅只看信中朱自清先生對陳竹隱稱呼的變化,就足以打動人心:第一封信里,朱自清先生稱陳竹隱為“竹隱女士”,落款為“朱自清”;一周后的第二封信里,朱自清先生稱她為“竹隱妹”,落款成了“自清”;在他們的第五封信里,先前的“竹隱妹”已變為更親切的“隱妹”,“自清”只余一個“清”字……最后就直接稱呼“妹”。如果再看內容,更讓人怦然心動,朱自清先生在信中充分運用他的文學天賦,寫出了很多類似這樣優美而多情的語句:“妹,我喜歡看你迷人的雙眼,我喜歡聽你輕輕的嘆息,我喜歡聞你悠悠的發香,我喜歡摸你勞作的手掌……親愛的妹,我整個兒已變成了你的俘虜!”
陳竹隱和朱自清先生婚后又生了3個孩子。1948年朱自清先生逝世后,陳竹隱把孩子們一一撫養成人,陳竹隱孤獨地生活了46年后于1994年去世,這期間除了9個孝順的孩子陪伴外,陪伴她的還有那75封書信,她一直小心地珍藏,不時拿出一封信來讀讀,回憶那艱辛而又甜蜜的往事。
人世間的愛并非都如影視作品中描寫的那樣轟轟烈烈,有時很平淡,平淡到只有居家生活的柴米油鹽。
其實浪漫有時很簡單,簡單到只需75封書信就夠了,那純凈而不摻任何雜質的語言,什么時候都能撥動我們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