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顯斌

一
她來自山里,他來自城里。她十六七歲;他,和她年齡相當。
他們坐了一張桌子,成了同桌。山里來的她,十分害羞,內向,但秀氣,一雙水靈靈的眼睛,眨呀眨的,如田野里一朵蒲公英。
他呢,挺拔,修長,如一棵陽光下的白楊,嘩啦啦地迎風瀟灑。
她整天一個人,獨對著一本書,多愁善感,她屬于那種感情豐富,卻又自卑的女孩。因為,在這所重點中學里,城里孩子很多,尤其是她所在的班,只有她一人是鄉下女孩。她有一種雞立鶴群的感覺。
那是一年元旦,有她一個節目,老班給安排的。因為,不知誰跟老班說,她歌唱得好,脆脆的,亮亮的,如百靈鳥一樣婉轉。老班聽了,立馬拍板定案,讓她上,還笑著說:“去吧,有才不用,過期作廢。”老班輕易不說笑話,所以,她不好意思拒絕,默默地接受了。班上很多人都不服,因此,到她上臺演唱時,沒有一個人愿給她伴奏。
她站在臺上,如風中一朵瑟瑟的花兒。臺下,冷冷的,大家都看著她的笑話,她的眼圈紅了,有了一種想哭和想回家的感覺。這時,他站起來,自告奮勇,愿意用他的笛子伴奏。是的,他的笛聲是學校一流的。
那一夜,她成了元旦晚會一道最亮麗的風景,她的歌喉如山里的泉水一樣純凈,一塵不染,而且波光閃閃。在她的歌聲中,一縷笛音,裊裊而起,如一縷明月,映入深林;如一絲花香,掠過原野。
歌聲結束,一片掌聲,經久不息,讓她淚光盈然。
二
那次歌唱之后,班上同學對她刮目相看,也和她有說有笑了。她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也慢慢拾回了丟失的自信,笑聲,嘰嘰咯咯的,如楊花一樣,漫天飛舞。
他望著她陽光一樣的笑,也亮亮地笑。學校里有個廣播室,每天都有同學點生日歌,送給自己同校的朋友或者同學。這,在她,是一個很奢侈的愿望。因為,幾乎沒人知道她的生日是什么時候。過生日那天,是春雨季節,雨水,如她的心思,又細膩又悠長,漫空飄灑,沒有底止。
她獨自走到食堂,買了一個夾饃,一袋豆漿,在空蕩蕩的細雨里回到教室,坐下來,無滋無味地吃著,想到生日的冷清,她心里,無來由地有一種凄楚。
這時,正是廣播時間。廣播里,一段新聞告一段落,到了點歌時間,隱隱約約有聲音傳來:“梅朵,今天,是你的第十七個生日,我祝你快樂,祝你幸福,同時送上一首《三百六十五個祝福》。”
蔡國慶的那支老歌,響了起來,透過一簾簾的春雨,一直沁入她的心中。同學們聽了,都很羨慕,紛紛趕過來問:“梅朵,是誰給你點的歌?”
她搖頭,說自己也不知道呢。“哇,一定是哪個花癡男生看上了我們的梅朵。”女生們都驚呼。
她紅了臉,一句話也不說,心里,有點甜甜的味道。
三
慢慢地,她有了一段心思,一段女孩獨有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心思,牽牽絆絆,春草一樣,慢慢鋪展開,綠了一片心情。每次,看見他時,她會無來由地臉紅。
看不見他,她的眼光又會在人堆里,千折百回地尋找著他的背影。她很內向,所以,不可能像別的女生那樣,把自己的心思說出來。于是,她把一個少女的心思都悄悄地袒露給了筆記本。
一天,在語文課上,她低著頭,正在筆記本上忙碌著。那入神的情態,被眼利如刀的語文老師一下瞧破,生了氣,喊:“梅朵,你整天寫些什么?拿來,我看看。”說著,放下書本,走下講臺,伸著手向她走了過來。
她紅了臉,頭腦嗡嗡的,一時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應付。
他坐在旁邊,見了,一把抓過筆記本,看了看,站起來,朗聲讀著:“高中快要畢業了,我,一個山里來的女孩,一定要珍惜機會,認真復習,迎接高考,用知識改變我的命運。”
然后,他合上筆記本,遞給她。語文老師聽了,露出了少有的微笑,贊道:“梅朵,好樣的。”然后,面向大家,啟發道:“大家也應當像梅朵同學那樣,樹立人生的遠大目標,人,就應該有大志向啊!”說完,還向她蹺起大拇指,以資鼓勵。
她低下頭,臉更紅了,如向晚的霞光。他,卻笑了。
四
一直以來,大家都預測,他倆之間一定會發生故事,發生一段柔情似水的故事。可是一直以來,他們之間卻從未發生故事,平平靜靜,如一泓清水,一直到他們各自考上大學。
其實,也有故事,在暗地里發生,如草兒在悄悄地生長。
她第一次上臺演唱,是他向老班推薦的。他向老班保證,他聽過她自言自語哼唱,那嗓音真的很美,很好聽。
“梅朵有些自卑,給她一次機會,也許能讓她找回自信。”他說。老班聽了,連連點頭。
至于她的生日,點歌的人,她心里最清楚,是他。因為,她的生日,只有他知道:他是團支部書記。一次填表時,他知道了她的生日,還說:“嗬,和我一個月的,還比我小二十多天呢。”
聽到歌聲的那一刻,表面上,他一片平靜,可是內心里,已經一片青草,一片嫩綠。
至于那次在筆記本中,她寫下的,和他讀的根本就不一樣。在筆記本中,她寫的是這樣一段話:“白帆,在我心中,你是絲絲春雨,你是一地草兒,你是我的夢——”語言如詩,傾吐著內心對他的感情和一個少女的純潔感情。
當語文老師發現的那一刻,她有一種地球毀滅的感覺。他,在那一刻伸出手,拯救了她。
那天,下課后,從外面回來,她打開筆記本,準備寫些什么,卻發現筆記本里夾著一張字條。字條上,是他的字,很挺拔:“春天,草兒青嫩,是吸收陽光的日子;秋天,草兒的青春才凋萎。梅朵,我們是春天的小草,讓我們為青蔥的生命多吸收一片知識的陽光,好嗎?”
她抬起頭,看他。他仍是那個樣子,眉眼青蔥,望著她,臉上是一片潔凈的笑,潔凈如三月春風中的陽光。
那一刻,她感到心里靜靜的,亮亮的,也如貼了一片三月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