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筱梅
2012
年9月28日,世界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中聯重科在長沙舉行盛大慶典活動,喜迎20周年華誕。為了獻禮20周年,同日,中聯重科還發布了三款創世界紀錄的產品,分別為X6泵車、D1250-80塔機和ZACB01輪式起重機。
這三款創世界紀錄產品的同臺展示,不僅展現了中聯重科20年發展的突飛猛進、自主創新和改革創新的魄力,而且三款創世界記錄產品的研發成功進一步鞏固了中聯重科全球第一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以及起重機制造商的地位。
中聯重科于9月28日向世界宣布:臂架展開高度達到101 m的X6混凝土臂架泵車成功下線。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官宣布,101 m泵車獲得“全球最長混凝土臂架泵車”等多項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
101 m泵車是中聯重科相繼推出三橋50 m、五橋64 m、六橋80 m等一系列最佳橋長比泵車之后,在中聯CIFA復合技術平臺上打造的新一代復合技術產品。相比通用六橋底盤8 0 m泵車,101m在底盤僅增加1橋的情況下,臂架長度增加了21 m,創造了泵車設計史上的又一項奇跡。
據悉,101 m泵 車采用多項發明專利技術。成熟的碳纖維臂架結構7節臂技術,使泵車臂架自重減輕40%以上,解決了傳統鋼材臂架疲勞開裂的問題,使用壽命長達20年以上;世界上首次將碳纖維技術油缸應用在工程機械領域,泵車總重減少15%以上,強度高,壽命長,大大降低了泵車的維護難度。
另外,中聯重科從客戶實用角度出發,在易損部件混凝土輸送管上開行業先河,創新性的采用高強鋁合金陶瓷砼管,在砼管自重減輕40%的基礎上,抗壓強度全面超越合金鋼雙層管,使用壽命達5萬方以上。鋁合金陶瓷砼管堪稱完美的砼管解決方案,是在新材料應用領域的又一次全新突破,成就了101m跨越泵車臂架百米大關。
不僅僅是臂架長度上創造了世界之最,101m 泵 車配置的大排量技術和發動機變扭矩控制專利技術相結合,最大泵送排量超過每小時245 m3混凝土,燃油消耗降低約10%,中聯重科由此摘得世界泵送能力最強泵車的桂冠。
2012年5月,80 m泵車在山西重點工程建設中創造了一項項泵車應用奇跡,長時間高強度穩定可靠泵送施工,80 m泵車猶如堅強戰士,不知疲倦為客戶創造價值,樹立了超長臂架泵車應用典范,中國泵車應用歷史由此進入“80年代”。
101 m 泵 車 的 問世,與80 m 泵 車有著同樣的價值理念,絕不是簡單的將臂架等比例拉長,而是最具實用性與安全性的扛鼎之作。為了保證101 m 泵 車的實用性,中聯重科創新升級了一系列技術,全面提升了整車實用安全穩定性能。臂架減振及運動協調控制技術的運用,實現了臂架在全工況下減振50%以上;多級伸縮支腿擺腿驅動專利技術,在保證支腿跨距的同時,減少展腿面積約35%;全工況載荷模擬設計分析技術的應用,載荷分布均勻,臂架質心較同類產品低10%;多關節、長臂架復合運動控制專利技術,實現臂架布料效率提高15%以上,布料精度提高20%以上。
101 m泵車發布之前,中聯重科已經完成穩定性試驗和泵送考核,所有的技術都已得到了充分的全面考核,中聯重科以對客戶負責任的嚴謹態度,樹立起全球超長臂架泵車新標桿。
中聯重科ZACB01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輪式起重機,它的成功下線標志著中聯重科已經成為國內超大型輪式起重機行業技術的新標桿。
在世界輪式起重機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輪式起重機在大型化發展的道路上突飛猛進,但是輪式起重機特別是符合道路行駛規范的全地面起重機已經做到極限,在現有技術及法規條件下,無法繼續大型化。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技術積累,中聯重科又一次在創新之路中發生質的飛躍。據悉,ZACB01的研發產生了多項在全球范圍內首次提出并成功應用的創新技術:橢圓形截面支腿結構形式;支腿拉索抗變形結構形式;蜂窩狀車架結構形式;基于精確控制繩長、有序排繩、主動補償的超起機構及控制策略;針對風機吊裝工況的可變幅飛臂結構;雙發動機復合動力的理念和控制策略。
ZACB01是一款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研發過程中共申報80余項專有技術專利,其中發明專利超過50%。多項全球首創的技術創新飽含了技術研發人員的心血和智慧,更是用戶需求的最好體現。
創新是中聯重科工程起重機的技術傳統。僅以車架機構形式為例,從最初的行業通用的矩形結構形式到放射狀結構形式,再到如今成功應用的蜂窩狀車架結構形式,車架機構的創新使其受力更加合理,應力分布更加均勻。合理的設計也將大幅提升用戶使用時的安全性及舒適度。主動補償的超起機構及控制策略既改善了吊臂的繞度,又從根本上消除了吊臂旁彎的可能性;恒功率回轉控制策略明顯降低了回轉啟動所產生的附加慣性載荷,提高了吊裝的安全和可靠性。
ZACB01采用了模塊化的子拆裝技術,能夠將目前行業平均6 h的自拆裝時間縮短至4 h,大幅提升了用戶的施工轉場效率,并采用了9橋+3橋的雙動力理念和控制策略,實現了前后動力系統的實時匹配、轉向協調,在符合道路法規的條件下,突破了超大型車輛的動力瓶頸。中聯重科由此也掌握了一系列超大噸位輪式起重機的關鍵技術,并為將來應用到中聯重科整個全地面起重機產品系列創造了可行性條件,搶占了輪式起重機研發制造技術的戰略制高點。
市場定位決定技術定位,ZACB01正是在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研發理念之下應運而生。ZACB01完全依照市場需求而開發,吊裝高度與起重量兼得,最大實際起吊能力可超千噸,最大吊裝高度可達160 m,具有廣泛的市場適應性。ZACB01是目前全球唯一采用伸縮臂或風電專用飛臂便能吊裝3 MW風力發電機組的全地面起重機,而且僅采用伸縮臂即可吊裝800噸級化工塔罐和冶金設備等。如今,2.5 Mw、3 Mw風電項目的推廣將使具有3 MW風電施工能力的ZACB01市場前景非常可期,大型石化、冶金項目更將提升ZACB01的市場需求預期。
9月的常德灌溪工業園,中聯重科自主研發的D1250-80塔式起重機在110 m的工作幅度成功起吊5.5 t重物。英國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官現場測量了有效工作幅度,宣布中聯重科D1250-80創造了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是世界上工作幅度最長的塔式起重機。繼成功研制世界起重力矩最大的上回轉塔式起重機D5200-240之后,D1250-80成為中聯重科挑戰世界高度的又一力作。
一方面,塔式起重機工作幅度增大,臂架所受回轉慣性載荷與風載荷呈幾何級數增加,傳統的臂架設計方法無法調和增強臂架側向穩定性與結構尺寸隨之增大、自重增加、整機性能降低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塔式起重機工作幅度增大,機構運行時累積偏差大,對控制系統的精確度要求更高。
中聯重科本次推出的D1250-80塔式起重機通過一系列關鍵技術創新,解決了大工作幅度臂架輕量化設計及機構精確控制的難題,整機性能居世界領先水平。
首創雙階遞進式變截面臂架系統,提升起重臂側向穩定性和起升能力,有效工作幅度達110 m,較同級別起重力矩塔式起重機的最大起重量提高了26.9%,創造80 t的新紀錄;首創塔式起重機的功率自適應控制技術,起升、變幅、回轉三大機構采用恒功率調速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節能環保;自主研發了塔機監控系統,實時監控各機構的工作狀態,并智能診斷系統故障,提高了整機的可靠性;在研制過程中,制作了塔式起重機歷史上首部動畫版安裝說明書,使用戶可以更快、更好、更安全的完成塔機安裝。
D1250-80的成功開發,既是技術的超越,也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它標志著中聯重科牢牢掌握了世界塔機的最尖端技術,站在世界塔機設計和制造領域的最前沿,引領中國甚至是世界塔機行業的技術發展。
回顧過去,2010年中聯重科成功中標世界上最大上回轉塔式起重機D5200-240,打破國外品牌在超大型塔式起重機最高端市場上的壟斷地位;2011年6月,中聯重科引進了德國JOST公司平頭塔機技術,不僅在產品研發、工藝革新、新材料應用等多方面進行深度融合,同時還堅持自主創新,尤其強調技術的原始性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的再創新;2012年ISO/TC96秘書處的落戶,充分彰顯了中聯重科在全球起重機行業的領先地位和主導作用。
而今,D1250-80又為中聯塔機發展藍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僅創造了新的世界記錄,也迅速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樣機已經被一用戶搶購,另一用戶預訂6臺,總產值近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