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大片對中國觀眾的吸引力一直不亞于美國本土觀眾,電影里或運籌帷幄高科技、或基因變異超能力的英雄大俠們,也一直是美國大片的一個代表。今年5月,這批英雄代表們還集體亮相《復仇者聯盟》,展示各色各樣的特長能力之余,也算順便“聚了次會”,讓觀眾又一次“開了眼”。不過也有觀眾看后好奇地問:為什么《復仇者聯盟》漏下了蝙蝠俠與蜘蛛俠?好吧,現在答案來了——因為這兩位大俠在忙著籌拍新片,沒空去聚會。
8月27日,內地的電影市場就齊齊迎來了這兩位大俠,兩部好萊塢大片《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崛起》與《超凡蜘蛛俠》同時上映。都是英雄電影,又選在同一天上映,這之間的火藥味兒可就濃了。“俠”路相逢誰能勝?且看蝙蝠俠與蜘蛛俠間的這一場對決了。
對決元素一:劇情創新
蝙蝠俠
蝙蝠俠是在1939年5月美國《偵探漫畫》第27期中誕生的一個虛擬人物,是個伸張正義打擊犯罪的超級英雄。講述蝙蝠俠的電影如今已有8部,從2008年《蝙蝠俠:黑暗騎士》大獲好評開始,全球影迷都在期待這部續集。此次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是最新一部,也是蝙蝠俠前傳三部曲的終結篇。
8年前,蝙蝠俠在黑夜中銷聲匿跡,從一位大英雄變成一個流亡者。因涉嫌殺害地區檢察官“雙面人”哈維·登特,黑暗騎士和戈登警長為大局著想,犧牲了自己的一切。但這一切隨著狡猾的盜賊貓女的到來發生了改變,最終迫使蝙蝠俠重披戰袍……
新劇情亮點:貓女迫使下的回歸。
蜘蛛俠
蜘蛛俠是漫威公司的超級英雄,由Stan Lee和Steve Ditko兩名作者創造。從2002年至2007年,導演山姆·雷米成功打造了《蜘蛛俠》系列電影,托比·馬奎爾飾演的彼得·帕克深得人心。
作為哥倫比亞電影公司“重啟三部曲”的首部曲《超凡蜘蛛俠》,除了起用全新的主創主演,還第一次為蜘蛛俠使用了3D技術。本片不同于此前的《蜘蛛俠》三部曲,而是將視角拉回到彼得·帕克的高中時代,父母雙亡的他跟養父母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備受輕視羞辱。這次蜘蛛俠不是英雄橫空出世,而是遭遇過校霸的欺辱,在黑夜出動抓捕過殺害養父的兇手,從肉體到精神再到靈魂,要完成英雄的蛻變。
新劇情亮點:屌絲華麗麗的逆襲。
對決結論:不分上下
對決元素二:角色設定
蝙蝠俠
首先,從外形上來看,飾演蝙蝠俠的貝爾感覺歷經滄桑,長相深邃,是有故事的男人,很有味道和內涵,能夠吸引大批成熟的女性和“大叔控”的小女生。其次,在家產方面,蝙蝠俠后面是一個家族與團隊,有著龐大的資金支持,雖然比起酷愛炫富的鋼鐵俠來說略遜一籌,但也絕對是個“高富帥”。
能力上,蝙蝠俠畢竟屬于人類,是依靠著武器和科技與反派們斗爭的,并且之前的故事中有提到他本身也會中國功夫和日本功夫,屬于自身底子不錯也懂得運用高科技武器的“人”才。
蜘蛛俠
由于《超凡蜘蛛俠》講的是彼得·帕克高中時代的故事,相對上一個蜘蛛俠扮演者托比馬奎爾而言,這一次的蜘蛛俠的確長得更萌一點,也更帥一點,適合年輕女孩和“正太控”們的品位。蜘蛛俠在家產方面就不敢與其他英雄們相比了,單槍匹馬,又是一個毛頭小伙,金錢方面立斷高下,是個十足的“純屌絲”。
蜘蛛俠是在被蜘蛛咬了一口以后才造就的大俠,彼得·帕克的體質也因而發生了變化,從物理上看他已經屬于轉基因動物,他的蛛絲無敵,力大無比,敵人還打不死他,也就是具有了傳說中的超能力,在這方面終于強過蝙蝠俠。
對決結論:蝙蝠俠完勝。
對決元素三:精彩看點
蝙蝠俠
美國大片之所以吸引人,其中很有關鍵的一個看點就是在特效上面。據悉,此次《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是以2D、IMAX版本亮相,導演托弗·諾蘭一直是3D技術的反對者,但這次他卻采用拍攝成本極高的IMAX攝像機來展現蝙蝠俠的各種神奇之處,全片長達1個多小時的IMAX鏡頭足以載入史冊。
而說到特效就不得不提一下導演。蝙蝠俠漫畫的號召力不容小覷,但世界級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才是影迷翹首以待的真正動力,在動作場面的展現與人性深度的刻畫方面,這位導演為我們展現出來的都是絕對的精髓。此外,演員陣容也是影片的一大看點,用“豪華”形容這部電影都有些力不從心。克里斯蒂安·貝爾、邁克爾·凱恩和摩根·弗里曼三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悉數回歸,影片還邀請到了安妮·海瑟薇飾演貓女,湯姆·哈迪飾演貝恩……每個都是好萊塢當紅影星,湊在一起飆戲的場面想必十分精彩。
蜘蛛俠
在特效上,蜘蛛俠絕不遜于蝙蝠俠。此次《超凡蜘蛛俠》以3D、IMAX3D版本進軍中國市場,也就是說它將占據所有3D影廳。此外,影片還采用了第一視角來表現蜘蛛俠穿梭于摩天大樓的場面,讓觀眾親身體驗飛檐走壁的快感。官方宣傳資料中透露新技術攝影能在5k解析度下拍攝每秒96幀的高速影像。這意味著蜘蛛俠的躲避、俯瞰、跑動、飛躍、吐絲、玻璃倒影,甚至是略微晃動的鏡頭,都能帶來極強的真實感。在全新的3D效果下,蜘蛛俠在高樓之間左右飛躍的場面將更具有立體感,仿佛要飛出銀幕。
《超凡蜘蛛俠》的導演馬克·韋布最擅長拍出青春氣息的片子。在這種擅長拍攝小清新愛情片的能力驅使下,馬克·韋布選擇了《社交網絡》中的男二號安德魯·加菲爾德擔當新任蜘蛛俠。加菲爾德長相帥氣俊朗,更加貼近原著漫畫蜘蛛俠修長結實的身形,再加上女友艾瑪·斯通的演繹,賣萌的小青春氣息在《超凡蜘蛛俠》里發揮到極限。
對決結論:蝙蝠俠略勝一籌。
對決元素四:周邊新聞
蝙蝠俠
《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自北美首映起就命運多舛。當地時間7月20日凌晨,美國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市郊奧羅拉該片的首映現場發生一起嚴重槍擊案,造成12人死亡,58人受傷,其中年齡最小的傷員僅3個月大。之后該片在宣傳上低調了不少。
然而到了中國,該片仍然沒有逃離“首映魔咒”。8月27日凌晨,因為兩起放映事故,北京和天津兩地的部分影迷在與影院的爭執中度過難熬的一夜。在北京朝陽區UME國際影城雙井店,《蝙蝠俠前傳3》劇情進行到約50分鐘時,突然出現聲音、畫面、字幕錯位的狀況,導致觀眾無法繼續觀影,現場工作人員調試了六七次后還是沒有恢復正常,最后銀幕出現了粉屏現象。而天津中影國際影城津灣店在首映時發生IMAX設備故障,造成影片中斷4小時,工作人員反復調試了幾次,卻造成放映機死機。事后,兩影城都對觀眾做出相應賠償,天津的影城經理更是單膝下跪以表歉意,做法還一度引起不少爭論。
蜘蛛俠
相較于有諾蘭坐鎮且新聞不斷的《蝙蝠俠》,新換了一撥兒主演的《超凡蜘蛛俠》顯然更需要提高知名度。《超凡蜘蛛俠》在北京舉辦的首映式上,就不僅有各種Cosplay秀,首映結束后影片主創還通過視頻與觀眾連線交流,大打親民牌。
線下,蜘蛛俠也是得到了不少中國影迷的“愛戴”。如今在各大電影院甚至大街小巷,冷不丁就能看到身著蜘蛛俠衣服的人大玩Cosplay。在這些“山寨”蜘蛛俠中,有的賣萌耍寶,有的舉牌尋找初戀,還有的在地鐵站派送報紙或廣告,更有拿蜘蛛俠當擋箭牌去醫院求醫問診的,都借著這部電影將自己大秀了一把。
對決結論:蜘蛛俠更親民。
對決結果:蝙蝠俠勝了口碑,蜘蛛俠小勝票房
綜上,蝙蝠俠在無論是從觀眾對于“完結篇”這個點的期待度,導演演員陣容,還是蝙蝠俠自身的設定上,都似乎是勝了口碑。但兩“俠”相爭,“俠”路相逢誰能勝?判斷的標準最終還是票房數據。據悉,在8月27日首映當天,“雙俠”就在零點聯手砍下約600萬票房,首日票房相加共6200萬,其中《超凡蜘蛛俠》約3400萬,《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約2800萬。排片率上,“蜘蛛俠”占40.76%,“蝙蝠俠”占40.37%,相差甚微,但也有0.39%的比對。總的看來,蜘蛛俠終于小勝一籌。
蝙蝠俠在角色設定、導演陣容等等各方面都勝過了蜘蛛俠,明明是“高富帥”與“屌絲”的PK,為什么卻在票房上敗下陣來?據有關人士分析,《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因片長過長,排片略遜,票價也較《超凡蜘蛛俠》3D的票價低,所以首日票房略少于《超凡蜘蛛俠》。而且,兩片在同一天首映,不少觀眾被分流,后勁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文/沙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