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一工地鋪設揚塵隔柵預防揚塵
去年7月,南京市政府高調宣布,全市173家化工企業將限期停產整頓。其中,直接關停110家——這一數字相當于過去5年南京關閉的重污染企業的總和。在上述“關停整改黑名單”中,南化、南鋼等央企、國企赫然在列。這只是南京“環保風暴”的前奏,接下來,該市還將排出300多家“三高兩低”企業,在2014年青奧會前完成關停整治。
除了關停、整頓工業企業外,“保衛空氣”更多的是要在治理揚塵污染和尾氣污染上見到效果。南京市制訂了一項“藍天行動”計劃,把工作內容細分為53項,涉及16個政府部門和13個區縣政府。以工地揚塵整治為例,南京市成立了由多個政府部門組成的綜合整治指揮部,要求所有工地必須圍擋到位,出入工地的車輛必須沖洗,裸露地塊必須覆蓋。揚塵控制不力的施工單位,將受到停工、罰款甚至逐出南京市場的處罰。
對于更難控制的汽車尾氣排放,南京環保部門提出了若干對策:新上牌私家車需符合“國四”排放標準;限制污染較大的“黃標車”進入中心城區;更新舊公交車和出租車;邀請市民隨手拍攝、舉報公交“黑尾巴”……
去年12月27日,南京市環保局公布了2008年到2011年這4年間南京市PM2.5的相關數據。這也使南京成為繼上海之后,國內第二個向公眾公開PM2.5數據的城市。盡管公開的數據有些“難看”——南京過去4年的PM2.5濃度全都超標,但南京市環保部門的做法還是贏得了當地民眾及媒體的肯定和稱贊。
南京市政府制訂的目標是,2014年青奧會期間,南京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5%(即347天藍天)。這也意味著,一年內不得超過18個污染天。即便天公作美,想達到這一藍天目標,難度亦相當巨大。“壓力很大。”南京市環保局局長韋昌明說,“我要掰著手指數日子,一天都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