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2月15日,華盛頓的一個宴會廳里舉辦了一場約600人參加的午宴。這些人或是中美商界精英,或是在中美關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政界高官,他們齊聚華盛頓,只為恭候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到來。當天,習近平坐在宴會廳的主桌邊,與他聊天的正是這次午宴的主辦方代表之一——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美國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穆泰康。穆泰康表示:“當今世界,再沒有任何其他兩個國家的關系比中美關系更重要。”
習近平此次訪美,中國貿易代表團與美方簽署了約270億美元的大訂單。即使沒有大訂單,美國依然會把此次習近平訪美看做是“對中美未來關系的一項投資”。美國政府“為未來投資”的努力首先體現在這次來訪的接待規格上。習近平訪美期間到訪三個地方——華盛頓、艾奧瓦州和洛杉磯,分別側重于政治、人文和經濟。在華盛頓,習近平在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會見奧巴馬;參加拜登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聯合主持的午宴;在五角大樓接受美國國防部包括19響禮炮、檢閱三軍儀仗隊等全套高規格歡迎儀式,并會見美國政要和商界領袖。在艾奧瓦州,習近平回到27年前曾住過的當地人家喝下午茶。2月17日,拜登前往洛杉磯與習近平會合。

習近平在白宮會見奧巴馬
中美關系由于兩國經濟實力的變化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美國對中國既怕又愛,這種心態牽動的是已經長期處于經濟低谷的國際社會的神經。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近幾個月來,中美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關系一直處于緊張狀態,特別是在去年底,華盛頓宣布將把美國的軍事戰略重心調整到亞太地區后。報道認為,習近平訪美之行提供了一個少有的機會,使美國國會議員和外交人士能夠更多地了解這位依然相對神秘的領導人的政治主張和個性。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王逸舟更傾向于把習近平的行程視為“公共外交”策略,“和觀看籃球賽事一樣,這樣的一次舊地訪問老友的舉動會增進彼此的民間感情,并加深美國人對中國的友誼”。中美關系的定位,這幾年在不斷變化。從小布什時期的“利益攸關方”、“建設性合作者”到奧巴馬上臺后提出的“積極合作全面”,再到去年提出的“合作伙伴關系”,中美關系正在不斷塑造當中。“一個上升起來的大國與一個超級大國如何保持相向而行而不對撞,是我們期待在未來看到的成功的兩國外交。”王逸舟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