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霞 張 弘 李 柱
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康復醫學科疼痛治療中心,北京 100142
膝骨性關節炎(KOA)是一種常見的退行性關節軟骨疾病,老年人發病率較高,尤其是女性,常伴發關節疼痛、腫脹、功能活動受限,其中,較大一部分患者伴關節積液[1]。雖然目前治療方法較多,但療效都不理想。本研究采用5-氟尿嘧啶(5-Fu)關節腔沖洗并注射治療KOA伴關節腔積液患者,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擇2008年8月~2012年5月于我院門診就診的KOA伴關節腔積液患者60例。按就診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治療組男6例,女24例;年齡44~74歲,平均59歲;病程2~36個月,平均19個月;均為單側病變。對照組男6例,女24例;年齡43~75歲,平均59歲;病程2~36個月,平均19個月;均為單側病變。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參考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制訂的 《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07年版)關于KOA的診斷標準[2]:①近1個月內反復膝關節疼痛;②X線片(站立或負重位)示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變、關節緣骨贅形成;③關節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白細胞 2000個/mL;⑤晨僵≤30 min;⑥活動時有骨摩擦音(感)。符合①+②條或①+③+⑤條或①+④+⑤+⑥條,可診斷KOA。
符合KOA診斷標準;伴有關節腔積液;病程2~36個月;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合并嚴重心肺疾病患者;有精神病史患者;合并風濕、類風濕、痛風等膝關節疼痛性疾病患者。
治療組:患者取仰臥位,患膝腘窩處墊枕,使腘窩關節屈曲30°~60°,選髕骨上外側緣為穿刺點,膝關節常規消毒,按無菌操作,行關節腔穿刺,先將關節積液抽出,用5-Fu(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2020959,10mL/0.25g)反復沖洗膝關節,直至沖洗液透明,注入5-Fu,5-Fu的注入量與積液量相關,每周1次,4次為1個療程。對照組:與治療組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用0.9%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膝關節,直至沖洗液透明,注入20 mg透明質酸鈉(SH,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0960136,2 mL/20 mg),1周1次,4次為1個療程。
疼痛程度計分:運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疼痛程度計分,無疼痛計為0分,主觀感覺認為最劇烈的疼痛則為10分[3]。膝關節功能評分:運用Lysholm評分標準[4],包括8個方面34項內容:①跛行(無為5分,輕度/周期性為3分,嚴重/持續性為0分);②支撐(無為5分,手杖或拐為3分,不能負重為0分);③絞鎖(無為15分,別卡感但無絞鎖為10分,偶有絞鎖為6分,經常絞鎖為2分,檢查時絞鎖為0分);④不穩(無為25分,體育運動中偶見為20分,體育運動中常見為15分,日常活動中偶見為10分,日常活動中常見為5分,每步都有為0分);⑤疼痛(無為25分,重勞動偶有輕痛為20分,步行超過2 km或走后明顯痛為10分,步行不足2 km或走后明顯痛為5分,持續為0分);⑥腫脹(無為10分,劇烈運動后為6分,一般運動后為2分,持續為0分);⑦爬樓梯(無受限為10分,輕度受限為6分,一次一梯為3分,不能為0分);⑧下蹲(不受限為5分,輕度受限為4分,壓膝小于90°為2分,不能為0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膝關節功能恢復越好。療效評定: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5年制訂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臨床治愈:癥狀體征消失,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消失,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有效:膝關節疼痛減輕,關節功能改善;無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及關節功能無改善。有效率=(臨床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如表1所示,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VAS評分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治療組VAS評分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對照組30308.81±1.888.55±1.681.42±1.44①②3.43±1.35①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Lysholm膝關節功能指數評分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治療組Lysholm膝關節功能指數的評分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ysholm膝關節功能指數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ysholm膝關節功能指數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對照組303042.77±4.4441.89±4.5181.52±6.04①②76.09±6.55①
治療組臨床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伴關節腔積液是常見的慢性膝關節疾病,根本的病理改變是關節軟骨的軟化、破潰和局部剝脫以及關節邊緣骨與軟骨贅生物形成,其發病原因主要與年齡、肥胖、損傷、過度活動、遺傳及婦女絕經等因素有關[6-7],這些因素直接導致或加速了關節軟骨的退變。目前認為滑膜炎癥生成的細胞因子在骨性關節炎發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白細胞介素-1(IL-1)分泌增多,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增強某些化學物質活性或促進某些化學物質的形成,進而引發軟骨的破壞,引起軟骨分解、滑膜炎癥和骨吸收,而且形成的這些化學物質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強IL-1對軟骨的分解作用,加重骨關節炎病變的進展[8]。由于炎癥細胞因子是骨關節炎病理進程中的主要因子,所以針對炎癥因子的生物治療手段為骨關節炎的治療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9]。
關節腔內注射由于是局部用藥,而且能直接作用于關節,是在骨關節炎治療中使用最多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骨關節炎關節腔注射的藥物有多種,目前常用的藥物為糖皮質激素和SH,但激素的不良反應較大,故臨床上少用或慎用。自1971年Peyron首次報道以SH關節腔內注射治療退行性骨關節炎以來,至今已在國內外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10-11]。因此,本研究將SH作為檢驗5-Fu療效的一個標準。
5-Fu屬于抗代謝類化療藥,作用于細胞增殖周期的S期。本研究顯示,5-Fu治療骨關節炎的效果明顯,其機制可能是5-Fu特異性地作用于增殖的滑膜細胞,減少在骨性關節炎發病中起重要作用的細胞炎癥因子IL-1的分泌,從而減少和緩解對軟骨細胞的破壞。同時,5-Fu不抑制正常軟骨細胞和滑膜細胞的功能,有利正常軟骨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和恢復。除此之外,5-Fu還有抑制滑膜纖維化作用,改善關節軟骨生存的微環境。
本研究結果表明,5-Fu關節腔注射治療KOA伴關節積液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鎮痛作用明顯,明顯改善了膝關節功能,有效率為96.7%,明顯高于SH(83.3%)。這一結果與王巨等[12-13]實驗結果一致。本研究采用關節腔內注射5-Fu,1周1次,方法簡單易行,易為患者所接受;而且5-Fu是臨床常見藥品,其價格不到常用SH類藥品的1/10。由此提示5-Fu為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治療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1]高吉海,劉小龍.中藥外敷加局部封閉治療膝骨關節骨性關節炎[J].濱州醫學院學報,2005,26(4):284.
[2]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關節炎診斷指南(2007年版)[J].中華骨科雜志,2007,27(10):793-796.
[3]趙英.疼痛的測量和評估方法[J].中國臨床康復, 2002,6(16):23-24.
[4]Lysholm J,Gillquist J.Evaluation of knee ligament surgery results with special emohasis onuse of a scoring scale [J].Am J Sports Med,1982,10(3):50-54.
[5]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30.
[6]Leena S,Dipali K,Sakeba I.Epidemiology of osteoarthritis: an update[J].Curr Opin Rheum,2006,18(2):147-156.
[7]張鹍.玻璃酸鈉治療膝骨關節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13):11.
[8]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骨關節炎診治指南(草案)[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3,7(11):702-704.
[9]呂厚山,孫鐵錚,劉忠厚.骨關節炎的診治與研究進展[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04,10(1):7-22,60.
[10]Tasciotaoglu F,Oner C.Efficacy of intra-articular sodium hyaluro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keen osteoarthritis[J].Clin Rheumatol,2003,22:112-117.
[11]佟建軍.四聯療法治療絕經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1,13(11):2013,2021.
[12]王巨,肖德明,李偉,等.5-氟尿嘧啶、透明質酸鈉和曲安奈德膝關節腔注射對兔骨性關節炎的效果[J].實用醫學雜志,2006,22(16):1847-1849.
[13]王巨,李偉,肖德明,等.關節腔內注射5-氟尿嘧啶對兔膝關節炎的療效評價[J].中國骨腫瘤骨病,2007,6(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