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玲玲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北京 100048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心臟疾病,它起病急、致殘率和致死率均較高,多發于老年人[1-3]。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療方法之一,具有創傷小、治療好、恢復快等優點,通過迅速重開閉塞的冠狀動脈,重建缺血心肌的血運,可顯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4-6]。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也給患者帶來了一定的創傷和刺激,容易引發心臟驟停、心力衰竭、心室顫動、猝死等多種并發癥,預見性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7-9]。為了探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心室顫動的影響,我院選取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2例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進行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2例,年齡61~76歲,平均(69.5±7.3)歲,其中,男105例,女87例。患者均經心肌鈣蛋白檢測、心肌酶譜、心電圖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均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采用常規護理患者96例為對照組,采用預見性護理患者96例為觀察組。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患者發生心室顫動的急救措施如下:立即給予心前區叩擊及胸外心臟按壓等常規救護舉措,迅速拔出導管,給予患者200~360 J非同步直流電除顫,并給予其吸氧,靜脈注射阿托品、氯化鉀、利多卡因、多巴胺、腎上腺素、可達龍等藥物治療,同時加強補液擴容,必要時可采用氣管插管和主動脈球囊反搏治療。
觀察組采用預見性護理。①心理護理。術前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消除其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給予其鼓勵和支持,增強其治療的信心,使其可以積極主動配合治療。②飲食指導。少食多餐,避免飽餐,減少腸道刺激引起的血流量增加以緩解病情。③排便護理。指導患者定時排便,幫助其保持排便通暢,減少對心臟的生理刺激。④生活習慣指導。減少飲酒、喝茶、吸煙等不良習慣。⑤運動護理。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運動,適度運動可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⑥介入治療護理。術前耐心講解,緩解患者情緒,使其可以正確對待手術,積極配合治療,預備好各種急救用品,謹遵醫生指導配合操作,給予患者肝素、硝酸甘油等藥物預防冠狀動脈痙攣和心理失常,必要時可采用心臟起搏器,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指征的變化,對出現的并發癥立即給予相應處理,術后要減少外界因素對患者的刺激,減少家屬的探視,指導患者飲水、排便,多食用低脂、低鹽、易消化食用,嚴重時可使用緩瀉劑,避免過度活動對心臟造成的影響,關注穿刺部位是否出現血腫和滲血等。對照組采用常規臨床護理。
所有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血鉀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心率、住院時間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
注:1 mm 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心率(次/min)舒張壓(mm Hg)收縮壓(mm Hg)血鉀(mmol/L)住院時間(d)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969678.2±9.670.3±8.14.1590.04879.0±15.375.4±14.72.3820.145128.2±23.9121.8±20.52.6710.1203.7±0.43.6±0.30.8450.39621.6±3.717.2±2.66.2830.025
觀察組介入治療成功率(99.0%)明顯高于對照組(92.7%),觀察組心室顫動發生率(2.1%)明顯低于對照組(9.4%),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觀察組舒張末期左心室內徑、左心室射血分數均小于對照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比較()

表3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比較()
組別 例數 舒張末期左心室內徑(mm) 左心室射血分數(%)對照組觀察組9696 t值 P值48.1±5.346.2±5.01.0570.3140.59±0.100.58±0.110.8430.627
觀察組氣管插管、心力衰竭、心室顫動、死亡等不良事件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比較[n(%)]
心室顫動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預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取決于以下多種因素:醫生操作的熟練程度、患者臨床病情的嚴重情況、術中患者的緊張情況引發的血管痙攣、冠狀動脈造影時對竇房結動脈的壓迫情況、造影劑的潴留情況、排空不暢引發的心肌缺血致使心電不穩定而出現室顫。采用有針對性的預防性措施,可以減少心室顫動的發生。由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會出現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不能有效配合手術的進行,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溝通,穩定情緒,幫助其恢復治療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可以顯著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在介入治療中,開通患者的閉塞血管時會對心肌造成再灌注損傷,施行右冠狀動脈導管插管時容易影響竇房結動脈,施行左冠狀動脈操作可能開口嵌頓,均可能引發心室顫動。術中要注意導管影響、鋼絲的變化,觀察心電圖和壓力的變化情況,在發生心理失常時要及時撤離導管,對并發癥的發生要有預測,做好一切補救準備。當患者出現胸悶、呼吸困難、胸痛、意識喪失、面色青紫、抽搐等癥狀時,要馬上進行除顫搶救,及早發現先兆病癥可提高搶救的成功率。將除顫器放置于床旁,備好電源,預先涂好導電糊以隨時備用。由熟練掌握除顫技術的護理人員進行操作,節省時間搶救出現并發癥的患者生命。同時關注血鉀的變化,及時為患者補充血鉀。由于患者血管開通閉塞后,心電機不穩定容易發生短陣室速,可采用利多卡因等藥物提前預防控制,建立高效的靜脈通道,以確保搶救的成功。預見性護理以整體護理為指導,通過各種檢測結果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群預測,采取預防措施對可能出現并發癥的問題實施控制,要求護理人員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嫻熟的技能操作、準確的判斷能力、靈活的應變能力,及早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對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的多種影響因素,護理人員要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積極有效地配合治療。
本次研究表明,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血鉀均低于對照組,預見性護理控制患者血壓及血鉀的變化浮動較小,利于手術開展。觀察組心率、住院時間均明顯小于對照組,說明預見性護理更好地維持了患者正常心率變化,避免了不良心理因素的影響,患者術后恢復較快且好。觀察組舒張末期左心室內徑、左心室射血分數均小于對照組,說明預見性護理患者的心功能狀況略好。觀察組介入治療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預見性護理患者可以主動配合治療,提高了一次介入治療的成功率。觀察組心室顫動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氣管插管、心力衰竭、心室顫動、死亡等不良事件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通過預防性護理大大減少了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對于心室顫動的預防較好。
綜上所述,有效的預見性護理干預可以明顯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心室顫動的發生率,提高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成功率。加強心理護理、開通靜脈通路、及時補充血鉀、有效的心電監護及救治配合是心室顫動搶救成功的關鍵。
[1]Anne HJ,Leslie F,Gordon P,et al.Quantifying links betwee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depression,anxiety and schizophrenia using case register databases[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8,109(1):177-181.
[2]Ana TT,Ruben R,Alexandra T,et al.Impact of age on treatment and outcome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particularly in very elderly patients[J].Revista Portuguesa de Cardiologia,2011,30(12):897-903.
[3]Fabiola O,Roberta G,Davide G,et al.Aged-related increase of high sensitive Troponin T and its implica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a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J].Mechanisms of Ageing and Development,2012,133(5):300-305.
[4]曹廣紅,李海燕,李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0,7(2):104-105.
[5]陳劉顏.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脈介入術后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預見性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9):60-61.
[6]黃桂傳,陳容.AMI患者在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發生心室顫動的救治配合及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09,8(9):56-66.
[7]王東輝,張釗華,王紅嫚.預見性護理在冠心病行介入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醫學工程,2012,20(1):117-118.
[8]佟翠娟,李艷梅,魏民.預見性護理對老年冠脈介入治療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2,14(3):118-119.
[9]鄔奇志.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臨床預見性護理[J].全科護理,2011,9(7):181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