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的一塊表、一盒煙、一句雷語甚至一個微笑,都已成為網民監督官員的重要“切入口”。網民,特別是微博等社交網站的強勢圍觀正在改變中國輿論監督和反腐敗格局。因擔心個體負面會波及整體而“護犢情深”,結果恰好適得其反,“讓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新華社的一條微博言論闡述自媒體時代的官員必須更加自律。
國家到目前為止沒有作出決定搞生育政策調整試點工作,也沒有接受過各省試點工作的申報,更不存在批與不批的問題。
——針對廣東已向國家申請“單獨可生二胎”政策試點的傳聞,廣東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駱文智予以否認。
“政府給這樣一個福利單位買輛好車并不過分,我認為還可以再好點。”
——對于合肥市兒童福利院用39萬財政撥款購買奔馳車一事,合肥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其他省會城市兒童福利院的車有的比合肥的還要好。
如果老百姓都來問東問西,政府啥事兒都干不成了。
——對于廖紅波向湖南寧鄉縣玉潭鎮政府提出“三公”公開申請,鎮政府一官員告訴他從沒碰到過這種事,還有官員認為他在“給政府找麻煩”。
所謂過度福利化,就是一說到養老,就說“這是政府的責任”。
——全國老齡委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表示,在養老問題上,要警惕政府責任泛化,警惕社會和老年人對政府期待過高,防止出現福利沖動、福利依賴和福利過度的問題。
每一起事故都提出了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建議,但沒有人好好重視、好好落實,所以下次發生的事故還是這些原因,下次提的建議還是這些話,只不過是把詞前后順序顛倒顛倒。
——在國務院“8·26”特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調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中,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調查組組長王德學的“多說幾句”讓會場一片沉寂。

@祁峰峰:中國文化不贊成失敗和投降,中國的教育更是一味宣傳成功。現代社會越來越把成功奉為神靈,失敗視為可恥。人類太多的悲劇與不幸,都是源于把成功當成唯一目標。“成者王敗者寇”的觀念深植在血液里。形成現實的抑郁與浮躁,其實失敗者更需要安慰和鼓勵,賽場上的運動員失利時更需要真摯的擁抱和諒解的目光。

@王文:聽聞成都在大搞國際化,希望當地政府不要把“國際化”理解為多讓老外來,為老外提供方便。其實沒有一個歐美大城市像中國那么熱衷于搞所謂“國際化”,有時該詞甚至是誘惑你強行與西方接軌的托詞。只要你把本地人服務好,外地人、外國人自然喜歡來,自然就“國際化”了。“我”其實就是最大的“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