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李乃斌 張義學
陜西省岐山縣古稱“西岐”,是周室肇基之地。近年來,岐山加快建設富裕、人文、生態、和諧新岐山,寶雞市更是把岐山作為寶雞大城市副中心來規劃建設。岐山如何轉型突破發展?本刊為此專訪了岐山縣委書記張海建——
記者:轉型發展是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作為縣區“一把手”,對于岐山如何加快轉型發展,您有哪些思路和打算?
張海建:在全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岐山進入全省重點開發區域和“兩軸六帶”主體城市化戰略。《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把蔡家坡建成經濟區內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產業配套的三級城市。省政府《關于支持寶雞加快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的意見》,打造千億級汽車與零部件產業集群,將蔡家坡經開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蔡家坡被確定為全省30個重點示范鎮和全國25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可以說,中省市對岐山的發展定位更高、要求更高。對岐山發展的政策“紅利”越來越多,岐山已進入加快發展的黃金期、轉型突破的攻堅期和大有可為的機遇期。
我縣提出以轉型突破、跨越發展為主線,突出科學發展、富民強縣主題,實施突破蔡家坡、打造鳳鳴文化旅游名鎮、促進東北片崛起“三大戰略”,著力發展汽車制造、專用設備制造、新型建材、有機食品和文化旅游五大主導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推進蔡家坡傳統城鎮向現代化新城區轉型、傳統工業向新型工業轉型、文物資源大縣向文化旅游名縣轉型、傳統農業大縣向現代農業強縣轉型、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化轉型、項目帶動向開放開發轉型“六大轉型”,實現生產總值和地方財政收入翻兩番、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記者:岐山是全國有名的文化大縣,如何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實現由文物資源大縣向文化旅游名縣轉型?
張海建:近年來,我縣實施打造鳳鳴全國文化旅游名鎮戰略,先后成功舉辦兩屆周文化藝術節,推出了周文化系列叢書、秦腔歷史劇《鳳鳴岐山》等文藝作品,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實施周公廟潤德泉水景恢復工程,建成周原廣場、二王三公雕塑廣場、龍鳳照碑等周文化地標工程13處,建成10公里周文化雕塑長廊和1.7公里周文化畫廊。岐山縣城已經成為一個獨具特色的周文化建筑群。
央視《相聚岐山》在我縣舉行盛大演出,“重走泰伯奔吳路”出征儀式在周太王陵隆重舉行。先后被評為中國最具魅力文化休閑旅游縣、2012百家中華文化旅游目的地。鳳鳴鎮被評為全省文化旅游古鎮,周公廟景區創建為4A級景區,北郭民俗村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中國最有魅力休閑鄉村。

還要計劃投資9.6億元,建設以周公廟朝拜觀光區、歷史文化感受區、西岐民俗體驗休閑區、鳳鳴鎮休閑娛樂區四大板塊為主體的15平方公里的周文化大景區,全力打造周文化尋根游、民俗文化休閑游、三國遺跡懷古游三大精品旅游線路,把鳳鳴鎮建成全國文化旅游名鎮,把周文化打造成與秦、漢、唐文化齊名的陜西文化旅游品牌,到2015年實現接待國內外游客450萬人,旅游綜合收入30億元,占全縣生產總值20%以上。
記者:如何實現蔡家坡率先突破發展?
張海建:我們堅持興岐必先興蔡、岐蔡一體化的發展思路,舉全縣之力加速突破蔡家坡。一是高點定位城市發展。圍繞把蔡家坡建成30平方公里、30萬人口規模的寶雞副中心城市的目標,按照三級城市標準,加快城市東擴南移北上步伐,把蔡家坡建成西部名鎮和關天經濟區中的明珠。二是加快產業轉型。加大汽車工業園、中小企業園建設力度,調整發動機、鑄鍛造、零部件配送等汽車配套產業布局,延伸產業鏈,使汽車產業本地配套率達到50%以上,打造千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推動蔡家坡經開區晉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帶動岐山在關中-天水經濟區中率先崛起。三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搶抓蔡家坡鎮被確定為全省30個重點示范鎮的機遇,加快城區主干道路和區內環線建設,構建“三縱六橫”的城市交通網絡,加快商務中心、高鐵廣場等設施建設,建設千畝人工湖、渭河十里蘆葦蕩等自然景觀。四是加快管理體制改革。搶抓蔡家坡鎮被確定為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機遇,整合行政資源,加快蔡家坡經開區管委會、汽車工業園管理局和蔡家坡鎮“三合為一”,使蔡家坡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一步到位,為加速蔡家坡率先轉型突破、建設寶雞大城市副中心加勁松綁、增添動力。五是加速岐蔡一體化。推進鳳鳴鎮、蔡家坡優勢互補、地域融合、同城化發展。加快建設雍川、棗林鎮產業園,形成設施農業、機械加工、農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集聚區。加快岐蔡公路改造升級和岐蔡東線建設,建成高速便捷的物流通道。加快撤縣設區步伐,早日實現撤縣設區目標。
記者:聽到對岐山、蔡家坡的發展藍圖,使人倍受鼓舞。請問張書記,為加速岐山轉型突破,接下來還有哪些更為具體的舉措?
張海建:我們要千方百計抓招商引資、抓項目建設,為全縣經濟社會轉型突破、跨越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一是聚焦項目建設。今年共投資73億元實施了90個重點項目,“十二五”將實施重點建設項目238項,總投資達523億元。二是主攻招商引資。緊盯國家政策趨向和投資重點,把園區發展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和轉型突破的重要載體,把汽車工業園、中小企業園、建材工業園、周文化大景區作為招商引資的主陣地,努力打造產品聚集、企業聚集、產業聚集的板塊經濟。三是優化發展環境。把改善投資環境作為加快發展的生命線,信守周到服務零距離、環境保障零干擾、政策落實零折扣“三個零”莊嚴承諾,為客商投資興業保駕護航,使客商投資放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創業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