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 霍尼韋爾與天津泰達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協議,共同開展中國首個智能電網需求響應項目。霍尼韋爾于2011年2月被國家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選定開發實施中國首個圍繞建筑用電需求側管理而開展的智能電網示范項目及可行性研究。此次簽約也標志著該需求響應系統示范項目的正式啟動。這一示范項目是中美能源合作計劃(ECP)的一部分,將幫助商業、工業及政府設施降低能耗,削減能源成本和減少排放,提升電網穩定性,得到了兩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旨在推動中國智能電網行業標準和相關法規的開發和制定。
根據此次簽署的協議,霍尼韋爾將在天津泰達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選定設施上部署自動需求響應技術開展示范項目,其中包括辦公樓、政府辦公設施和商用樓宇以及工業廠房。
基于霍尼韋爾自動需求響應技術,電力用戶可以為其設施制定定制化的節能策略,在需求響應事件中,由供電設施自動執行。借助自動需求響應技術,供電設施可以在高峰時段快速有效地減少總體能耗,而商業用戶可以在不影響關鍵業務的情況下,降低能耗和成本。自動需求響應技術還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電網在用電高峰時段的負荷,減少“峰值發電廠”的高昂運行成本。這些工廠通常處于閑置狀態,只有在用戶所需電量超過了供電設施日常負荷發電部署自動需求響應技術可有效削減15% 30%的峰值負荷。如果大規模實施的話,就相當于建立了一個“虛擬發電廠”,從而達到降低需求的效果。該項目有助于天津泰達經濟技術開發區提升投資環境和運營環境,同時將為提升能效和推動環保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