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彬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武漢 430063)
近年來,斜拉橋在我國新建鐵路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斜拉橋一般采用自錨式體系,它由梁、斜拉索和塔柱3部分組成,梁通過若干根斜拉索拉在塔柱上,該體系顯著提高了橋梁的跨越能力,是大跨度橋梁的主要橋型。以某新建鐵路(53+50+50+66+468+66+50+50+53)m鋼箱混合梁斜拉橋為研究背景,該橋全長909 m(含梁縫),中主跨419 m范圍為鋼箱梁,其他主梁采用混凝土箱梁,鋼-混結合段位于中跨距索塔24.5 m處。該橋梁部結構兼有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的優點,中主跨采用鋼結構可以減輕結構自重,提高跨越能力,節省支模工序,縮短施工周期,兩側采用混凝土箱梁,可以減小用鋼量,增強結構的剛度、穩定性和整體性。該橋采用半漂浮體系,主梁在塔、墩上設置縱向滑動鋼支座,索塔-梁底設置液壓阻尼器,索塔在橋面以上采用倒Y形,橋面以下塔柱內縮為鉆石形,橋梁布置如圖1所示。

圖1 橋梁結構布置(單位:cm)
國內外對常見橋梁無縫線路的梁軌相互作用的研究較多,大跨度斜拉橋上無縫線路梁軌相互作用有其特殊性,尤其是本橋為鋼-混凝土混合梁,需要對梁軌相互作用進行深入的研究。
斜拉橋主梁、拉索和索塔形成一個組合體系,三者之間耦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在溫度變化或列車荷載作用下,橋梁變形會通過道床或扣件系統帶動梁上鋪設的鋼軌一起受力變形,形成塔-索-梁-軌一體化的相互作用體系。對于半漂浮體系的斜拉橋,塔與主梁間縱向設置阻尼限位器,溫度變化時,塔、梁之間縱向可自由活動,但在列車荷載作用下,阻尼限位器就會限制主梁的位移。另外鋼-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橋,鋼梁和混凝土梁的溫度變化幅度不一樣,且差別較大,鋼混結合段處的主梁縱向位移會有一個轉變。
本文建立的橋上無縫線路模型組成為:100 m路基地段+5-32 m簡支梁+(53+50+50+66+468+66+50+50+53)m鋼箱混合梁斜拉橋+5-32 m簡支梁+100 m路基地段,鋼軌兩端節點位于無縫線路固定區。主橋采用傳統的“魚骨梁”計算模型,主梁和橋塔按照實際空間位置離散為三維梁單元,拉索離散為三維索單元,橋墩和輔助墩也離散為三維梁單元,鋼軌采用Timoshenko梁單元,橋梁的上下翼緣厚度采用剛臂進行模擬,并按照各自的截面特性和材料特性賦值進行計算,道床縱向阻力用非線性彈簧單元模擬,橋塔、橋墩及輔助墩的縱向剛度采用線性彈簧模擬,塔-索-梁-軌一體化計算模型如圖2所示。
(1)斜拉橋體系溫度
根據橋梁所在地氣溫資料,計算時取多年平均氣溫(16.3±5)℃作為合龍溫度。混凝土梁升降溫為±20℃;鋼結構梁升降溫為±35℃;斜拉索有索套保護,升降溫取±20℃。

圖2 塔-索-梁-軌一體化計算模型
(2)線路阻力
有砟軌道采用Ⅲ型軌枕道床縱向阻力取值,如圖3所示,當采用彈條V形小阻力扣件,扣件阻力如圖4所示。

圖3 道床縱向阻力

圖4 小阻力扣件縱向阻力
(3)撓曲力及制動力計算荷載
根據本線運營條件,撓曲力、制動力計算時采用中-活載,應進行多種荷載布置工況分別計算,并取其最不利值,制動力計算時,輪軌粘著系數取0.164。
(1)無縫線路設計方案
針對大跨度鋼箱混合梁斜拉橋的特點,提出以下4種橋上無縫線路設計方案進行比選。
方案一:全橋采用常阻力扣件,橋上不設小阻力扣件,也不設鋼軌伸縮調節器。
方案二:斜拉橋邊跨及相鄰5跨簡支梁采用小阻力扣件,橋上不設鋼軌伸縮調節器。
方案三:在斜拉橋跨中設置1組雙向鋼軌伸縮調節器,伸縮區影響范圍采用小阻力扣件。
方案四:在斜拉橋邊跨兩端分別設置1組單向鋼軌伸縮調節器,鋼軌伸縮調節器尖軌指向斜拉橋外,基本軌一側伸縮區鋪設小阻力扣件。
(2)縱向力計算分析
大跨度橋梁鋪設無縫線路,伸縮力往往是關鍵因素,根據本橋的實際情況,著重計算了4種設計方案的梁、軌伸縮位移和鋼軌縱向力,計算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4種設計方案計算結果
4種無縫線路設計方案的鋼軌縱向力計算結果匯總見表1。

表1 鋼軌縱向力匯總 kN
(1)鋼軌強度檢算
設計范圍最高軌溫為61.7℃,最低軌溫為-11.1℃,設計鎖定軌溫為(32±5)℃,無縫線路溫升34.7℃,溫降48.1℃,無縫線路溫度拉應力為:λ=EαΔT=119.288 MPa。
該線為客貨共運線路,機車軸重按23 t檢算,本橋位于直線地段,速度系數α=1,偏載系數β=0,橫向水平力系數f=1.25;有砟軌道鋼軌支座剛度D取33 kN/mm進行計算;軌枕間距a=600 mm;鋼軌截面參數按磨耗6 mm計。軌底動彎拉應力為 σd=146.42 MPa。
從本橋縱向力計算結果看,伸縮力大于撓曲力,采用伸縮力進行鋼軌強度檢算,檢算結果見表2。

表2 鋼軌強度檢算 MPa
(2)無縫線路穩定性檢算
無縫線路的穩定性應滿足鋼軌的實際升溫幅度ΔT小于或等于容許的允許升溫幅度[ΔTc]的要求。本文采用“統一公式”進行無縫線路穩定性檢算,等效道床阻力Q=115 N/cm。4種設計方案的穩定性檢算結果見表3。

表3 無縫線路穩定性檢算
(3)鋼軌斷縫檢算
當鋪設小阻力扣件地段鋼軌折斷時,斷縫計算結果如下

當鋪設普通扣件地段鋼軌折斷時,斷縫計算結果如下

可見,斷縫值小于允許斷縫值70 mm,檢算通過。
與一般大跨度連續梁不同,本橋主跨為鋼-混結合梁,鋼、混凝土材料的膨脹系數和梁的溫度變化幅度不同,在結合段梁的伸縮位移呈折線形,導致鋼軌伸縮力在結合段有明顯的兩段臺階。
本橋主梁的跨度大,梁伸縮位移大,鋼軌伸縮力大,方案一軌道結構檢算不能滿足要求。方案二在橋上鋪設小阻力扣件能降低部分伸縮力,但鋼軌強度檢算仍不能滿足要求。方案三在斜拉橋跨中設置1組雙向鋼軌伸縮調節器,因斜拉橋跨度過長,與方案二相比并未改善軌道受力。方案四在主橋兩端設置鋼軌伸縮調節器,形成伸縮區,釋放了主橋兩端的溫度力及縱向力,鋼軌強度、無縫線路穩定性及鋼軌斷縫均可滿足要求,因此推薦方案四為本橋無縫線路設計方案。
[1]盧耀榮.無縫線路研究與應用[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
[2]廣鐘巖,高慧安,等.鐵路無縫線路[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5.
[3]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無縫線路設計參數的試驗研究報告[R].武漢: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09.
[4]李秋義,李志紅,孫 立.武漢天興洲大橋引橋無縫線路設計方案探討[J].鐵道建筑技術,2005(S1).
[5]孫 立.大跨度混凝土連續梁橋上無縫線路設計的關鍵技術[J].中國鐵路,2004(9).
[6]劉文兵.大跨度提籃拱橋上無縫線路設計關鍵技術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09(6).
[7]魏賢奎,王 平.大跨度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提籃拱橋橋上無縫線路計算分析[J].鐵道標準設計,2010(11):4-6.
[8]王華成.橋墩縱向水平線剛度對橋上無縫線路設計的影響[J].鐵道建筑技術,2007(2).
[9]朱 彬.客運專線跨區間無縫線路橋上鋼軌伸縮調節器的設置[J].鐵道標準設計,20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