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智林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一些學者按照以傳播工具分類的思路將新媒體概括為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于傳統的報刊、雜志、廣播、電視四大媒體,新媒體又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
一、新媒體時代下員工參與管理的新特點
首先,新媒體提升了員工參與管理的便捷性。在新媒體環境下,員工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博客、網絡論壇、QQ聊天室、電子郵件等載體方便和快捷地發布信息,在最短時間內,通過文字、言語、圖片或相互交流等方式,把自己的觀點和建議迅速準確地傳遞給管理者。同時還可以保證員工參與管理在時間上的自主性和空間上的靈活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的傳遞效率。
其次,新媒體提升了員工參與管理的積極性。信息的互動是新媒體時代的顯著特點,信息網狀的多向流動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創造了一個平等、開放的交流空間。相比于傳統上下級之間面對面的嚴肅的交流方式,借助于新媒體技術的交流方式顯得更為自由和寬松,能有效消除下級在表達意愿時的顧慮感,使得管理更具人性化,能大大提升員工參與管理的積極性。
最后,新媒體易造成員工參與管理中人際關系的虛擬化。新媒體時代下人人都有可能成為信息源,人們之間的交流具有隱蔽性和虛擬性,從而帶來了現實生活中人際關系的虛擬化。如果具備適應新媒體特征的員工參與管理制度,可以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提升管理的效率,反之,則有可能形成管理的混亂,帶來內部消耗。
二、新媒體時代下員工參與管理的制度設計
員工參與管理是指讓員工參與到組織的管理活動過程中,與管理者處于平等的地位研究和討論組織中的重大問題。通過參與管理,員工提高了工作和生活質量,工作績效也隨之相應地提高。麥格雷戈將員工參與管理定義為:為發揮員工所有的能力,并為鼓勵員工對組織成功做更多的努力而設計的一種參與過程。
新媒體時代下員工參與管理需要三方面的支撐:首先,要具備新媒體環境下員工參與管理的氛圍,無論是領導者還是員工都要有利用新媒體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和意愿;其次,要具備相應的新媒體條件使員工參與管理成為可能;最后,要形成適應新媒體特征的員工參與管理的制度。
新媒體時代下員工參與管理的制度設計中, 需要注意四個關鍵性的因素:
一是權力的授予。一般而言,員工參與管理可分為個人利益相關事務、部門事務和企業發展事務三類,對個人利益相關事務和部門事務的參與程度高過企業發展事務。管理層應該根據不同的事務內容和企業實際情況對員工進行合理授權,并在員工參與管理的具體形式上給予指引,例如,哪些事務是需要通過電子郵件參與的,哪些事務是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參與的。
二是信息的傳遞和收集措施。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讓信息的傳遞更加快捷,例如手機群發短信可以讓組織的信息快速準確的傳遞給員工,QQ群組、網絡博客等可以方便員工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下進行信息反饋。與傳統的民主會議、意見簿等形式相比,新媒體環境下員工參與管理時信息的反饋更為及時。這也要求組織要建立信息的傳遞和收集措施,分配人力隨時收集和整理員工的信息反饋。
三是能力的培養。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員工,一方面要具備參與管理和決策所要求的知識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具備運用新媒體技術的知識和能力,組織應針對這些知識和能力進行培訓。同時,管理者還要掌握最先進的管理方法,具備在新媒體環境下管理企業和員工的能力。
四是鼓勵措施。新媒體提供了一個讓“人人參與管理”理念成為可能的平臺,組織應該制定鼓勵措施提升員工的參與熱情,應該對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參與管理的員工進行表揚或獎勵。
三、新媒體時代下員工參與管理模式的風險規避
新媒體技術的使用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提升員工參與管理的便捷性,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增強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新媒體技術在傳播上的開放性、自由性和互動性等特點,會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需要管理者運用新的思維、方法和技術進行風險規避。
(一)新媒體時代下員工參與管理模式帶來的挑戰
(1)新媒體技術給管理者權威帶來的挑戰。在新媒體環境下,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員工參與管理模式允許員工對組織中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和監督。新媒體環境下的員工參與管理,其形式豐富多樣,如果沒有很好的引導,容易使管理者喪失對輿論影響力的主導權和對管理過程的控制權, 從而使得管理者的權威性和信任度受到挑戰。
(2)新媒體技術給企業商業秘密管理帶來的挑戰。新媒體的傳播模式由傳統的“一對多”變為“多對多”,通過發短信、寫博客、發起群聊等方式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對任何人進行信息傳播。在新媒體時代,秘密邊界越來越模糊,保密時間越來越短暫。盡管企業的管理者們曾想出很多辦法來加強信息控制,如禁止帶手機參與重要會議、設置企業網站和郵箱加密系統、設置企業聊天群組身份驗證等,可是企業商業秘密莫名外泄的事件仍是時有發生。
而員工在參與管理的過程中,有可能會接觸到企業的商業秘密,甚至有意或無意地將其傳播和泄露。因此,在新媒體時代下,如何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界定員工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如何加強商業秘密管理,都是管理者需要面對的問題。
(二)新媒體時代下員工參與管理模式的風險規避
(1)要樹立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思維模式。新媒體技術給員工參與管理模式帶來的變革,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改變,更多的涉及到管理制度、核心理念和企業文化。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更開放、更坦誠、更透明,要積極接受新媒體技術給原有管理體制帶來的沖擊和挑戰。同時,新媒體環境下的員工參與管理是一個系統管理工程,管理者需要按照新媒體文化的思想調整管理體制、組織機構和人際關系。對于新媒體技術可能給企業管理帶來的風險,管理者應該有充分的認識,并建立良好的應對措施。
(2)要主動引導和構建積極健康的員工參與管理氛圍。一方面,要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和培訓。企業除了對員工進行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方面的培訓之外,還應該加強對員工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的教育。新媒體技術給傳統的道德觀、是非觀帶來很大的沖擊,而企業的員工自律能力、受教育程度各不相同,企業有義務給員工進行引導,幫員工形成積極健康的新媒體素養。
另一方面,在員工參與管理的過程中,企業應該主動建立與員工溝通的新媒體技術平臺。無論是領導者還是企業或者部門主動建立的交流平臺,在溝通形式上顯得開放和自由,又能起到主導話語權的效果,有利于形成好的員工參與管理氛圍。
(3)要建立新媒體時代下員工參與管理的風險防范措施。新媒體時代下員工參與管理給企業帶來的最大風險在于商業秘密管理,某些員工認為微不足道、無足輕重的信息,很有可能正是競爭對手一直尋求的關鍵信息。因此,一方面企業應該建立商業秘密的內部管理措施,確定商業秘密的范圍和秘級,由此決定在不同事務上員工參與管理的廣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要加強員工保密教育,除了簽訂保密協議外,企業應進一步加強教育,使員工了解到企業文化、保密的范圍、工作規則、違約的后果等,使員工認識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防止員工有意或無意地將企業商業秘密通過新媒體技術泄露出去。
(作者單位:廣東省科技干部學院經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