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凌峰 鐘新華
隨著國民生活的改善和國民健康觀念的普遍提高,我國很多國民開始重視口腔健康。在口腔科就診的人數越來越多的同時,口腔頜面部腫瘤患者的檢出率也出現了上升的趨勢[1]。口腔頜面部的腫瘤中,癌最常見,肉瘤較少[2]。腫瘤中大多數是鱗狀細胞癌,其次是腺性上皮癌、基底細胞癌、淋巴上皮癌等[3-4]。目前口腔頜面部腫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等,以外科手術為主。我院根據這一情況對44例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療效可靠,治愈率高,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在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間共收治44例口腔頜面部腫瘤患者。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齡45~79歲,平均57歲。所有患者均為鱗癌,其中高分化14例,中分化13例,低分化17例。在44例患者中,唇癌11例,舌癌9例,牙齦癌3例。把4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2人。觀察組患者腫瘤完全切除,對照組患者的腫瘤不切除,只進行保守放射治療。
1.2 方法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手術治療,唇癌進行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舌癌和牙齦癌在常規進行的同時行聯合根治術。對照組:采用放射治療,給予定位強調放療,劑量為60~70Gy[5]。兩組同時治療連續1~2個月,并進行定期復查。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術治療后和放射治療后,觀察惡性腫瘤的緩解情況。把惡性腫瘤的緩解情況分為腫塊完全消失、腫塊明顯變小、腫塊無明顯變化三種情況,有效率=(腫塊完全消失+腫塊明顯變?。?所有患者×100%[6]。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了SPSS13.0計量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均以(x±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變化,組間t檢驗比較兩組間的差異,檢驗在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兩組患者在持續治療1~2個月之后,均完成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22例觀察組患者中有16例腫塊完全消失,有6例患者的腫塊明顯變小,治療有效率為100%,半年之后的生存率為100%。22例對照組患者中有14例腫塊完全消失,有3例患者的腫塊明顯變小,治療有效率為77.3%,半年之后的生存率為63.6%。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和生存率比較
2.2 不良反應 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靜脈炎等。在本資料中,兩組患者共有胃腸道反應3例,骨髓抑制2例,無靜脈炎反應。兩組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當前我國口腔頜面部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調查顯示,每10萬正常人中就有5.7例患有口腔頜面部腫瘤,其中女性占44%,男性占56%[7]??谇活M面部腫瘤占全身惡性腫瘤的2.0%左右,占頭頸部惡性腫瘤的8.0%左右,而頭頸部腫瘤又占全身惡性腫瘤的25%左右,因此,口腔頜面部腫瘤在惡性腫瘤中占著不容忽視的比例,所以早發現、早治療應成為患者主要治療手段。除此之外,人們還要預防口腔頜面部腫瘤的發生,在發病因素中,吸煙、飲酒、不良修復體、不良習慣都尤為重要[8]。因此,預防腫瘤的發生應該戒煙戒酒,注意口腔內的不良修復體等,定期到醫院檢查。口腔頜面部的惡性腫瘤中癌最常見,肉瘤較少。惡性腫瘤中大多數都是鱗狀細胞癌,其他還有是腺性上皮癌、基底細胞癌、淋巴上皮癌等。
口腔頜面部腫瘤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本文顯示,用手術治療的觀察組的治療療效與半年之后的生存率明顯高于采用放療和化療的對照組(P<0.05)。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為了保證患者的生存質量,應針對不同的患者同時進行修復手術、增加手術時間,這樣就可以對機體的恢復有一定的好處。有資料顯示,為了提高手術后患者的生命質量,對口腔頜面部腫瘤患者實施臨床整體護理,有效提高患者配合的積極性,也對患者渡過術后期起到良好的作用[9-10]。
總之,手術治療患者口腔頜面部腫瘤療效可靠,治愈率高,值得在臨床推廣。
[1]劉吉平.56例口腔頜面部腫瘤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J].健康必讀雜志,2012,1(1):113-115.
[2]田景明,代素貞.口腔頜面部腫瘤患者的手術處理與配合[J].醫護論壇雜志,2011,4(18):147-148.
[3]蘇彤,劉冰,孫志軍,等.老年人口腔頜面部腫瘤的臨床分析中[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6,2(22):101-102.
[4]陳海龍.口腔頜面部腫瘤患者的手術治療分析[J].論著臨床論壇雜志,2011,19(13):152-154.
[5]陸合明,姚敏.唇癌及口腔癌調強放療失敗的臨床研究[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8,13(7):630-634.
[6]王淑艷,盧愛工,厲建英,等.瑞諾口腔組織補片修復口腔頜面部腫瘤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現代護理雜志,2006,12(4):364-365.
[7]Hayashi T,Nonaka S,Bandoh N,et al.Treatment outcome of maxillary sinus squamous sell carinoma[J].Cancer,2001,92(6):1459-1503.
[8]楊紅萍.口腔頜面部腫瘤術后的臨床整體護理[J].臨床護理雜志,2011,3(8):100-101.
[9]崔琳,崔金業.頸闊肌肌皮瓣在口腔頜面部臨床應用的歷史回顧與現狀[J].當代醫學(學術版),2007,13(10):147-148.
[10]張連生,劉暾.口腔頜面部結核誤診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2(6):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