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兵,黃樂林,沈艷喜,李 偉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七一醫院麻醉科,江西 九江332000)
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種以關節疼、關節軟骨的退化變性及骨質增生為特征的,進展性的慢性關節病,常發生于負重關節,主要表現為受累關節的疼痛、腫脹、繼而功能障礙或畸形。本病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高,6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50%,7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80%;該病的最終致殘率約為 53%,可導致壽命縮短[1-2]。 筆者采用臭氧及玻璃酸鈉配合關節灌洗治療膝關節OA患者120例,取得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選擇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本院治療的膝關節OA患者 240例,男140例,女100例,年齡36~90歲;左膝90例,右膝84例,雙膝66例。均符合1986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推薦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排除身體條件不允或精神異常者、對臭氧過敏者和甲亢者。將24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120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變部位等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仰臥,膝關節屈曲20°~30°,常規皮膚消毒,鋪巾,局部麻醉下采用16號穿刺針進行穿刺,穿刺點多數在髕骨外下緣,偶有髕骨內下緣,確定進入關節腔內后:1)對照組注入玻璃酸鈉注射液[商品名施沛特,規格:20mg·(2mL)-1,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2 mL;2)研究組將生理鹽水輸入使關節腔充滿,取下輸液管用力將關節腔內液體擠出或注射器抽出,反復操作,將1 500~2 000 mL生理鹽水用完,隨之通過穿刺針注射濃度為40μg·mL-1的醫用臭氧(臭氧發生器為山東省淄博前沿ZAMT-100便攜式醫用臭氧治療儀)40 mL,再注入玻璃酸鈉注射液2mL。2組注射完畢后,活動關節5~6次,每周注射1次,連續5次為1個療程。
每次注藥前對患者局部進行觸壓,通過患者的主訴及表情,觀察病情改善程度,記錄患者的自覺癥狀及關節活動度,1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定。臨床療效評定標準[3]:膝關節疼痛、腫脹消失,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恢復正常生活及工作能力為痊愈;膝關節疼痛、腫脹明顯減輕,關節功能明顯改善,能維持一般生活及工作為顯效;膝關節疼痛、腫脹減輕,關節功能略有改善為好轉;癥狀較治療前無變化或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痊愈+顯效+好轉。
使用SPSS1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為55.0%,2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40例均成功穿刺,10例自訴患膝酸脹或疼痛不適,持續1~2 d后自行消失。3例膝出現紅、熱、腫脹等不良反應,3 h后逐漸自行消退。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OA是中老年常見骨關節疾病,發病率高達80%。目前原因不明,可能與年齡增長、遺傳、外傷及雌激素水平下降等有關。基本病理是關節軟骨合成與降解失衡或調節障礙[4]。OA治療的基本原則是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保護關節軟骨,延緩軟骨的破壞進程,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1-2]。臨床上常使用藥物治療,如癥狀緩解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和其他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等,癥狀較嚴重者關節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等。以上傳統藥物療法基本可使癥狀緩解、關節功能有所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質量,但這些傳統藥物治療方法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軟骨的破壞,因為本質上患者病變的關節軟骨未得到改善,單純疼痛緩解使患者盲目增加活動量,進而加速關節軟骨的損傷,反而加速疾病的進程[5]。近年來,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OA已經取得一定療效,但有效率不理想。臭氧作為治療OA的新方法逐漸為臨床所接受。
臭氧抗無菌性炎癥的作用機制:1)臭氧能通過提高局部濃度發揮抗炎作用。2)臭氧拮抗炎性因子的釋放,擴張血,改善回流,減輕局部的滲出、水腫而發揮抗炎作用,抑制前列腺素、緩激肽及致痛復合物的合成與釋放。中和白介素可溶受體,如白介素-1(IL-1)、IL-2、IL-8、IL-12、IL-15 等;抑制 α-干擾素,α-腫瘤壞死因子釋放;增加β1-轉移生長因子和IL-10的釋放。3)氧通過誘導抗氧化酶的過度表達,中和反應性氧化產物發揮抗炎作用。臭氧的鎮痛作用機制:1)炎性因子有致痛作用,臭氧通過抗炎作用鎮痛;2)神經末梢通過釋放致痛物質如P物質、磷脂酶A2等產生疼痛,臭氧局部注射后可直接作用于上述神經末梢,刺激抑制性中間神經元釋放腦啡肽等物質從而達到鎮痛作用,這是臭氧治療軟組織痛的依據;3)臭氧局部注射后刺激抗氧化酶的過度表達,其機理可能與增強機體消除自由基的能力有關,通過清除氧自由基鎮痛[6]。臭氧還可通過改變關節腔內的內環境,從而促進關節軟骨的修復再生,延緩關節退行速度,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利用臭氧治療無菌性炎癥,不僅能迅速止痛,而且在減少組織充血、促進水腫消散、改善功能方面效果顯著。
關節灌洗可引流關節積液,清除關節脫落的軟骨細胞、滑膜細胞、骨關節壞死組織、小游離體、纖維素及變性的關節液,稀釋或減少炎癥介質如IL-1、α-腫瘤壞死因子、金屬蛋白酶(MMPs)等“致痛因子”[7],降低關節內壓力,改善滑膜的血液循環,減輕滑膜炎癥。
關節灌洗后注入外源性透明質酸可在軟骨、滑膜表面積聚,形成屏障作用,防止軟骨基質進一步受損害,與進入軟骨基質的糖蛋白形成聚合物利于損傷軟骨的修復,改善了關節潤滑,消除關節運動時骨、軟骨和軟組織摩擦所產生的疼痛[8-9]。
[1]Chard J,Lohmander S,Smith C,et al.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J].Clin Evid,2005,12(14):1506-1510.
[2]Felson D T.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J].N Engl JMed,2006,354(8):841-849.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7.
[4]Sany J,Reme T,GaoQ,etal.Increased percentageofCD3+,CD57+lymphoeyte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C orrelation with duration of disease[J].Arthritis Rheum,1993,36(4):608-612.
[5]唐本森,尹培榮.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骨性關節炎[J].貴陽醫學院學報,2003,28(6):532-533.
[6]萬志遠,韓紅軍.醫用三氧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中醫正骨,2007,19(12):35-36.
[7]高彥平,姜雪梅,張鳴生.超聲導入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膝骨性關節炎[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8,14(6):381-382.
[8]張傳開,宋一平.關節腔注藥加關節囊封閉治療膝骨性關節炎[J].東南國防醫藥,2003,5(1):35-36.
[9]周敏,劉云鵬,李坤,等.玻璃酸鈉腔內注射治療退變性髖關節炎療效觀察[J].東南國防醫藥,2010,12(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