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小麗,鄒華英,曾 良
(萍鄉市湘東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 萍鄉337000)
人工流產是避孕失敗的常用補救措施之一,但由于手術所導致的疼痛和不適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孕婦選擇無痛人流,以解除精神緊張、減輕術中的疼痛及恐懼感。無痛人工流產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異丙酚靜脈注射全身麻醉雖能達到完全止痛,但需麻醉師操作,且費用較高。因此尋找鎮痛效果好、使用方便、費用低廉的無痛人工流產方法,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萍鄉市湘東區人民醫院婦產科在術前肌注鹽酸哌替啶,靜脈注射地西泮后行人工流產術,取得滿意效果,報告如下。
200例均為萍鄉市湘東區人民醫院婦產科2010年1~10月門診自愿要求行人工流產的孕婦,年齡17~42歲,停經42~70 d,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觀察組100例,其中經產婦32例,初產婦68例。對照組100例,其中經產婦38例,初產婦62例。研究對象既往均無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呼吸功能不良、急性支氣管炎、陰道炎等人工流產禁忌證,無麻醉藥過敏及宮頸手術史。
備有心電監護儀、氧氣,建立靜脈通道,由護士先肌注鹽酸哌替啶75 mg,15 min后,孕婦取膀胱截石位于手術臺上,靜脈推注地西泮針10 mg(推注速度>2 min),待術者嗜睡時,按常規人工流產操作進行手術。對照組孕婦不用任何藥物,按常規人工流產術。兩組由監護儀監測孕婦心率、觀察嘔吐、出汗、面色等自覺癥狀以及鎮痛效果,宮口松弛情況、出血量、平均手術時間。
1)鎮痛標準。顯效:自我感覺平靜,無痛,處于熟睡狀態,無痛苦表情;有效:患者感覺輕微疼痛,能夠耐受,可有皺眉,肢體活動,能配合手術;無效:患者感覺嚴重疼痛,以下腹墜脹為主,出汗,大聲呻吟。2)監測心率:各心電監護儀。3)宮頸松弛情況:是否能順利通過6.5號擴宮條。4)人流綜合征。5)平均出血量:每例術后用量杯測量出血量。6)平均手術時間:采用秒表以分鐘為單位從放入到取下窺陰器為手術時間。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2種手術鎮痛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中宮口完全松弛能夠順利通過6.5號吸管占96%,對照組僅占25%,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中無人流綜合征發生,對照組13例,2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2組術中出血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前、術后心率相比無明顯差異,對照組術前心率較術后心率快。2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孕婦術中術后情況比較
人流綜合征主要是由于宮頸受到機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經興奮所致,同時與孕婦精神緊張,不能耐受宮頸管擴張,牽拉和過高的負壓有關[1]。傳統的人工流產痛苦大,并發癥多,有報道,人流綜合征發生率達19.6%[2],已不被現代人接受,而藥流除了服藥過程中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外,出血時間長、量多是藥流的副作用[3],而本文采用鹽酸哌替啶和地西泮聯合用藥,明顯減少了人工流產術中并發癥的發生,克服了全麻、持續骶管阻滯及地卡因宮頸表面麻醉等常見麻醉方式的弊端。地西泮通過抑制大腦邊緣系統,具有鎮靜、催眠、抗焦慮的作用,能減輕孕婦的憂慮和恐懼,并能預防局部麻醉劑過量引起的驚厥,肌肉松弛,短暫性記憶缺失,可作為理想的麻醉前用藥[4]。地西泮針靜脈注射后盆底組織松弛,提高痛閾[5]。鹽酸哌替啶是一種人工合成的中樞鎮痛劑,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阿片受體,其對呼吸中樞抑制作用輕微而廣泛應用于臨床,有鎮痛、鎮靜、消除疼痛所引起的緊張和恐懼等情緒反應的作用,消除擴宮時的疼痛、高負壓、牽拉等[4]。
總之,鹽酸哌替啶配伍地西泮用于無痛人工流產是有效、并且安全的,其具有鎮痛效果好、宮頸軟化擴張好、出血少、不良反應少、費用低廉等優勢,患者在無痛狀態下能積極配合手術,醫生也能專心實施操作,從而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尤其適用于門診患者多的醫院和基層醫院,在婦產科的手術領域里有較為廣闊的發展。
[1]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18.
[2]王莉莉.無痛人工流產術 1876例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6,22(1):77-78.
[3]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75.
[4]付敏,郭靖.安定和度冷丁聯合應用無痛人流術400例臨床分析[J].醫學信息:手術學分冊,2007,20(1):34-35.
[5]楊晶.安定在催產中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J].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88,4(4):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