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城鎮化納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關鍵是推進體制改革。從財稅角度看,應注重以下四點。
發揮財稅政策的引導作用。加快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步伐,盡快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從根本上克服營業稅重復征稅、不利于服務業發展的弊端。財政資金應在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上發揮作用,如通過財政貼息提高資本參與城鎮化的回報率,鼓勵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有針對性地對民間資本參與的建設領域增加財政配套資金,增強民間資本參與的動力。
加大城鎮化的財政投入。城鎮化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城鎮化不僅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而且對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作用。多年來,我國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國家財政實力大為增強。應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加大財政對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的投入。加大城鎮化的財政投入,還能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
建立公共服務監督機制。社會事業的發展不僅是資金投入問題,資金使用效益同樣重要。只有形成公共服務監督機制,才能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管理水平,從而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此,應完善公共服務資金的使用與管理制度,實行財務公開,定期公布具體收支情況,對公共資源使用情況與供給過程開展監督和檢查,保證公共資源合理使用,實現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公共服務監督機制的形成,還應通過加強政府預算管理來實現。不僅應編制好政府預算,還應加強預算執行的監督和預算資金使用績效的評價。

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步伐。城鎮化應成為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載體。基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的現實,要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就必須加快改革財稅體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完善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公共財政體系,構建地方稅體系,形成有利于結構優化、社會公平的稅收制度。